原住民圖書
原住民圖書
曙光灑落:太麻里
本書參考現有的歷史文獻並經數次田野調查,訪談不同族群、階層、領域的耆老與地方人士,還原太麻里地區不同時期的發展歷程,人與族群、環境的互動,一窺在地動人的鄉土記憶、生命故事。
書寫大豹社:我群/他者的視差
全書以豐富史料為基,參引相關文化研究理論,嚴謹紮實論述書寫,字裡行間又帶入高度族群關懷,實為學術理性與社會實踐兼顧之作。──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戴寶村 本書不只是大豹社另一本歷史書,..
有形連帶無形情:臺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
「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於103年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展,並將於104年赴國外進行交流展出;這本「有情連帶無形情:臺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付梓出版,可以說是本館從「背兒帶文..
有靈.原民植物智慧
從見樹不見林(靈)到見樹也見林(靈), 透過部落耆老口傳的知識,閱讀風物之詩與土地之歌, 回歸文化的靈魂,找到情感的連結。 亙古以來,原民戍守著一方土地,發展出淵遠流長的文化血脈, 他們以..
有靈2.與神同行的阿美族民族植物
命名是人為萬物加冕的神聖儀式, 知道事物的名稱,就能掌握它們的靈魂。 阿美族的泛靈信仰,發展出深遠且複雜的多神系譜, 萬物皆有靈,大自然的神靈掌控世間禍福。 對神話和宗教的情感來說, ..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共2冊)
翻譯日本人鹿野忠雄博士的著作《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其以臺灣為中心環繞到東南亞細亞各地提出原住民族原鄉、物質文化移動、語言關聯之論,從史前時期到他生活的當代,去發掘研究各族間族群的關係。此書對於..
東台灣叢刊七: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論文集
東台灣叢刊五:綠島的區位與人文生態的變遷
染織、族群與文化
目次 前言:從藏品出發 第一章 臺灣原住民常用的「染色」與「編織」植物 第二章 庶民的顏色: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染色技藝 第三章 保存過去:簡介史前館織品標本的典藏方法 第..
校園中重新聽見的Lmuhuw:尖石泰雅族雙語文本
原價600元,特價490元。 這是國內第一部採錄尖石鄉無形文化資產——泰雅族口述傳統Lmuhuw的專書。舌頭與Gaga’,族人千百年來賴以成為真正的人,如今卻瀕臨斷絕。科技部新竹智慧城鄉創生計畫..
桃園市復興區部落耆老生命史
本書從田野調查、文獻資料、報章雜誌與電視媒體資料的綜合整理,到訪談當年耆老們的記憶,口述採訪的過程應證了泰雅族復興區人文生命與歷史文化的變遷。採集研究過程聯結起部落耆老豐沛的生命旅程,也學習珍貴的文化..
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
平埔族當初是被用來泛指一群居住在平地的人,由於居住地的關係,最早也最容易受到異文化的衝擊,數百年的「漢化」融合,讓島上活躍的族群消失匿跡,本次臺博館辦理「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特展,以館藏康熙臺灣..
樹皮布文化與太平洋構樹親緣地裡研究
本研究以「樹皮布文化」為主題展開,以考古學證據討論,探究樹皮布過去歷史;以田野調查資料探查樹皮布當今樣貌。並以製作材料-構樹的親緣地理學,揭示南島語族遷徙的可能途徑。樹皮布文化是南島語族的文化特色之一..
樹豆知道:排灣族vuvu農地的混亂與共生
這是一個寫在人類世時空下的樹豆多物種民族誌。樹豆是一個長於亞熱帶與熱帶區域的豆科植物,是全球主要的豆類雜糧之一。在台灣,樹豆主要出現在東部及南部原住民族以及六堆客家人的土地上;它近年也開始被賦予未來作..
正名運動與身分認同:從西拉雅正名之身分掙扎談族群神學的建構
台灣是個多族群的國家,近年來甚至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研究發現而主張,台灣是南太平洋許多國家原住民的原鄉。其中一個論點是台灣這麼一個小島卻擁有眾多不同文化、語言的族群。無論這個原住民原鄉論的主張未來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