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圖書
原住民圖書
永不消失的榮耀記憶 Lawa' na Tawyu
為了記錄「文面」這項瀕臨滅絕的無形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2016年,特別邀請長期關注文面文化的Kimi Sibal田貴實、Hayung na Yangah劉仁祥兩位先生與Pawang Nawi劉..
永不消失的榮耀記憶 Sijig Uming
為了記錄「文面」這項瀕臨滅絕的無形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2016年,特別邀請長期關注文面文化的Kimi Sibal田貴實、Hayung na Yangah劉仁祥兩位先生與Pawang Nawi劉..
永不消失的榮耀記憶 Tumun Akang
為了記錄「文面」這項瀕臨滅絕的無形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2016年,特別邀請長期關注文面文化的Kimi Sibal田貴實、Hayung na Yangah劉仁祥兩位先生與Pawang Nawi劉..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 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線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民鄉。 五位平埔原住民青年從此踏上一段尋找被奪去的名字的旅程……。 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
沿河向海找母語:阿美族漁獵文化調查與小小解說員洄游解說行動成果手冊
2020年「沿河而上找母語」計畫開始與屏東霧台的魯凱族合作,至今已邁向第四年,合作的族群也陸續擴展到排灣族、鄒族和阿美族。計畫執行從各族漁獵文化及淡水魚族名的調查記錄、耆老漁獵生命經驗的訪談,到與部落..
沿河而上找母語:鄒族漁獵文化調查與小小解說員洄游解說行動成果手冊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中山大學教育所合作,於2020 年與魯凱族部落小學共同設計結合科學與原住民漁獵文化的「魯凱族淡水魚 STEAM 行動展示箱」,第二年延續「沿河而上找母語」科學教育計畫,與排灣族多所..
泰雅傳統舞蹈教材
泰雅傳統菸斗製作 (中文、泰雅語對照)
泰雅文化新編
黑帶.巴彥先生自非常年輕時起,就展露對族群文化、語言,熱情真摯的追求與行動,雖然也因繁忙工作在身,常辛勤奔波於不同所在,但總不吝抓住機會,向身邊族老、長輩悉心請益族群禮俗與文化知識;多年累積下來,不僅..
泰雅族人的生死觀
泰雅族南澳群武塔部落釀酒技藝
泰雅族的社會與文化:田哲益遺作集
本書是田哲益(達西烏拉灣•畢馬)愛烏及烏、胸懷壯志之寫作精華。內容包括泰雅族的來源、遷徙、習俗文化、宗教禮俗、社會制度等等,將泰雅族歷經千年萬年大時代巨輪的碾壓,但仍堅持守護族慧,堅毅不撓的精神及蛻變..
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 (USB電子書)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於108年開始拍攝兩位在當代原住民族史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之新竹縣泰雅族耆老黑帶‧巴彥(五峰鄉)及阿棟‧優帕司(尖石鄉)紀錄片,內容包含兩位長者對於泰雅族文化之保留及傳承等生命經驗與貢獻..
泰雅族馘首文化中馘首笛之研究
泰雅爾族教會宣教史 (1946-2020)
2015 年適逢台灣基督長老總會歡慶宣教一百五十週年之際,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廣邀原住民中區會代表,以1998年出版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一書為基礎,加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族中會六..
泰雅生活誌:泰雅耆老口述歷史
記錄復興區泰雅族耆老們如何在那個動盪的時代, 順應變遷,演繹出獨有的生活型態。 2018年作者楊馥祤因綠際會拜訪復興區泰雅族十位耆老, 以口述歷史方式記錄了泰雅族人因應時代而演繹形成的生活型..
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廣大鹿野迷和登山者晉級必讀。 回顧臺灣的自然探查歷史,鹿野忠雄無疑是頭號傳奇人物。 他年輕時的深遠踏查、寬廣探險,有如一團烈焰炙熱地奔過臺灣的山巒和郊野,四處綻放火花。 這流火,劉克..
海之美:海洋文化與臺灣風貌 (中英對照)
從海洋文化出發,認識這塊土地的發生與外在自然環境。藉由考古出土文物、現代攝影、陶藝作品,體現歷史文化的變動與觀看的角度。經由文化面向切入,說明台灣在海洋文化中的獨特的面貌,透過文物的展出,可以了解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