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二我.影像:老照片見證家族史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寫真館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 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
凝視臺北:庶民影像.人文地景篇
臺北市立文獻館為臺北地區史料蒐集典藏運用與推廣之專責機關,近年來多方蒐集早期影像資料,提供民眾認識臺北早期的庶民生活。此外,也補充一些當下的臺北各式人文地景,特予彙編成冊。 ..
北臺灣烏白照
若說臺灣很小 那是因為不曾用腳遍索 若覺臺灣無聊 那是因為不曾用心深體 若視臺灣醜陋 那是因為不曾用眼細察 從大城到小鎮,從山林到海邊,從白晝到黑夜,從鳥瞰到微觀── 坎坷的歷史,多元的文..
南臺灣老照片集 (精裝)
本照片集共收錄「臺南地區」、「臺南神社葉繪書」、「澎湖(島)地區」、「臺南白河大仙寺」、「高雄地區」、「屏東地區」、「臺灣各地老照片」共七大部份寫真照,時間橫跨清代、日本殖民時期與臺灣光復,內容有黑白..
基隆歷史文獻老照片集 (精裝)
《基隆靈泉禪寺同戒錄》、《基隆市》、《基隆誌》三本書,皆是殖民史上珍貴之基隆歷史發展史料,可說是見證日本殖民中期前歷史、文化、人物之重要文獻,而《基隆靈泉禪寺同戒錄》靈泉禪寺於1905年開山後的首次傳..
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他們的闖蕩與日常瑣碎,有時比大師傳奇更觸動人心 家族書寫 ╳ 攝影逸史 ╳ 李鳴鵰寫真 ╳ 沖印產業田野調查 ★台北文學獎年金大奬★台灣文學金典獎 得主廖瞇..
廢墟啟蒙
開啟台灣廢墟攝影風潮, 姚瑞中再現「廢墟啟蒙」。 繼十餘年前風靡攝影迷和廢墟愛好者圈的《台灣廢墟迷走》之後,攝影藝術家姚瑞中集結30餘年的廢墟地收集與一而再的探訪,在1990年至近期的..
憶森坂:林田山林業影像集 (中.英.日文解說)
林田山歷史悠久,繼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等臺灣三大林場之後,號稱臺灣第四大林場,以高級檜木聞名於世。身為東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林業事業地,林田山林場留下許多老照片,如今,一幅幅珍貴的圖像彙編成《憶森?——..
拾光寓景:李悌欽攝影典藏精選
本書為攝影家李悌欽捐贈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之攝影作品精選輯,呈現了李悌欽所凝視的臺灣社會面貌,依循著攝影家框取的影像,有如進入塵封的時光膠囊中,體會時代的生命故事與遞變脈絡。期許本書能夠帶領讀者與過去時光..
攝影之聲:張照堂.歲月專號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張照堂.歲月專號 Chang Chao-Tang: A Chronicle of Time 未知的想像的疑..
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
本畫册記載於宜蘭美術館辦理「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展覽情形。本次展覽呈現攝影家鐘永和40多年來透過鏡頭留下臺灣各個角落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致,他的攝影風格自然樸實,像是穿梭於時光的旅者,以紀實影像..
浮槎散記-林柏樑 (攝影集)
林柏樑,1952生於高雄,長期以攝影關心社會議題,是台灣重要的紀實攝影家之一。身為「V-10視覺藝術群」的一員,他以攝影記錄台灣人文風景,將台灣特有的庶民生活納入鏡頭,為解嚴後變遷迅速的台灣容貌,留下..
照說橡棋林:竹東老照片集 (增修版)
發現與肯定:阮義忠的眼與心 (精裝)
本書共分五章,從頭梳理了阮義忠老師的生命歲月與他為了攝影進行的寫作、教學、展覽、出版與國際交流等面向,並逐一整理了年表和「阮義忠台灣故事館跨領域雙個展」資料,內容詳實豐富,是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的融合。..
看見李火增 II:南風中的觀覽者.臺灣1935~1945 (再版)
《看見李火增Ⅱ:南風中的觀覽者1935~1945》收錄許多令人驚呼的高品質、首次曝光的珍貴照片,地點更遍及臺北、臺中、臺南,還有新竹、屏東和花蓮、臺東! 李火增以日常的拍攝角..
臺北道:林國彰攝影集 tai pei dao 2014–2023
「我只有拍下來,沒有其他。」——林國彰 ★獲獎紀實攝影師林國彰,首部個人攝影作品集。 ★結合「街頭攝影」、「城市攝影」與「地景攝影」三種攝影主題。 ★..
臺灣攝影家:潘小俠 (精裝)
資深媒體記者潘小俠(1954-2023),於從業初期便透過攝影積極展現他對臺灣政治、歷史、人文與土地的關懷與實踐。潘小俠創作題材觸角極廣,曾深入當年治安不佳的艋舺一帶,走入茶室近身拍攝萬華夜生活的樣貌..
臺灣攝影家:陳順築 (精裝)
家族記憶與鄉愁貫穿了陳順築(1963-2014)一生的創作核心。他將家族的老照片重新編排、放置於古董木箱中,或是將之轉印於磁磚上,讓過往的記憶與當下的存在產生迷離的輝映,使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在此不斷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