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以前
《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 原文校注 卷1-卷4 (四冊不分售)
本套書共四冊,以2015年出版之《臺灣新民報》復刻本為基礎,編輯整理其文藝作品如小說、詩、俳句、論述、隨筆、童話等。附校注。 目錄 【卷1】 i 館長序 iii 編..
1895苗栗保臺戰役 (精裝)
1894年清帝國和日本帝國爆發「甲午戰爭」,清帝國戰敗割讓臺灣。1895年乙未年5月,日本派兵接收臺灣,臺灣民眾從北至南群起抵抗,稱為「乙未戰爭」。雖然參戰義軍包括各族群,但以桃竹苗和屏東的抵抗,最為..
1898.福爾摩沙踏查: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臺灣漫遊手記
百年前的德語臺灣遊記 日治初期臺灣第一手珍貴觀察史料 時隔125年首度在臺出版 1898年2月,時值日本統治臺灣的第四年, 一位來自德國、熱愛旅行的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 為了親自見識..
1899-1950蘭城臺銀風華
臺灣銀行宜蘭分行於1899年設立,為臺灣銀行首批成立的7家支店之一,亦是宜蘭第一間現代化金融機構,扮演宜蘭經濟金融發展的重要角色。臺灣銀行宜蘭出張所於1907年搬遷至南門現址,1928年升格為「宜蘭支..
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頭前溪
流淌三百年的頭前溪河水、 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與其標誌性的大煙囪地景、 經歷超過七十年跨度的三場戰爭記憶──二戰、國共內戰、冷戰 政治、工業、水文、生態,如何交織出新竹的文化基因 ⮕ 荒..
一九一一,台北全滅:台灣百年治水事業的起點及你不可不知的重大水利故事
1911年9月1日,台北市被9.09公尺的濁浪吞沒! 辛亥革命前四十天,台北史無前例的洪水災難,啟動了「台灣治水計畫」…… 一場末日般的洪水浩劫,卻是台北現代化的起點。 這段故事,應該是所有台灣..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隨書贈送復刻原寸地圖:昭和十年「台灣博覽會鳥瞰圖」、「台灣博覽會紀念台北市街圖」)新裝版
\祝台博/ ◼◆● 台灣史上最大博覽會!●◆◼ 超過300枚「珍稀民間紀念戳章」, 官方紀錄未見!絕無僅有───橫跨88年時空,極致珍藏! 1935年台灣博覽會期間, 一位專做外國人..
三峽陳炳勳家藏古文書
古文書保留先民墾拓臺灣的種種歷程,有助於經濟史、社會史、區域史的歷史重建與還原,為臺灣史研究非常重要的原始史料。 本書收錄三峽陳炳勳家族珍藏之乾隆43年(1778)至明治42年(1909)間..
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上下不分售)
創立於1921年10月的臺灣文化協會,被視為啟蒙臺灣文化向上、反殖民政府統治而存在的重要團體。有鑑於2021年文協邁入第100週年,中研院臺史所為總結100年來文協對臺灣的影響,以及探討過去較少或未曾..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台灣從來就不是教科書上的台灣 他與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 每一個時期的台灣,都展現無比精彩的歷史韌性 一起按圖索驥,在故事裡找出台灣與世界之間的歷史..
二戰.學徒兵.飛行場:特攻隊員小杉久彌的臺灣烽火青春
悲慘是戰爭唯一結局 戰爭,最終得到的只有悲慘的結局!戰勝或戰敗都會造成許多寶貴生命的消逝。 二戰期間,瘋狂的自殺特攻作戰命令,是對那些接受特別攻擊任務而慨然赴死的年輕生命的一種褻瀆!至今我..
交手日章旗下:日治時期臺、日人的互動
本書誕生於梳理本館日治時期典藏文物時的靈光乍現:紳章付與證書、文人水墨畫、愛國婦人會員勳章,以及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證書──看似毫無關聯,卻勾勒出紳商、漢學文人、上層階級婦女,以及浸淫新式教育的新世代..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 (1910-1950)
1910-1950年臺灣經濟如何從戰前過渡到戰後? 透過本書案例的討論,提出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經濟生產部門的特徵, 以及二十世紀後半臺灣經濟朝向高度成長邁進的初始狀態。 ..
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14位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
張文亮教授感動分享 ◆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的故事◆ ▌起先,科普作家張文亮教授在臺灣大學典藏室,找到一些日治時期關於學校及農學院創建的斷簡殘編,他爬梳這些塵封已久的素材..
典藏台灣史(1~7冊限量精裝書盒版)
全套共7冊的《典藏台灣史》是由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生前策劃,希望由台灣史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執筆,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能夠以全面性的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台灣的鉅作。 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冰封的記憶:尋找西伯利亞戰俘營的臺籍日本兵
終戰80年, 被時代噤聲的歸來者, 一部臺灣人的沈默辛酸史。 他們的人數仍不明, 他們的故事仍鮮少人知, 他們的苦難仍是冰封的記憶…… ❋同名紀錄片《冰封的記憶》,2025年12月..
初看臺灣總督府檔案就上手
基於全民共享史料的理念,本館長期致力如何讓臺灣總督府檔案變得淺顯而易於閱讀。從檔案翻譯、史料彙編、主題選編,不斷翻譯介紹日治時期檔案的內容,也出版《臺灣總督府檔案之認識與利用入門》(2006)、《臺灣..
劉崧甫鐵窗日記 [軟精裝]
二林蔗農事件是臺灣農民運動的先聲,蔗農組合和地方居民抗議製糖公司和總督府,在臺灣史上留下非常輝煌的足跡。1925年10月22日,聚集在衝突現場的民眾約有500人,涉入事件而被檢舉逮補的,一共有93人,..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 (精裝)
本書(二冊二七二面一六三、二○○字)不分卷,據臺灣省立博物館所藏清季光緒年間恒春、彰化兩縣部分檔案整理刊行。此一檔案,一般通稱「劉銘傳撫臺檔案」;但實際上全部檔案有起自光緒二年並有至於二十一年臺灣淪日..
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1884-1885 (中法對照)
本書係將館藏1884-1885年清法戰爭期間隨軍征戰的醫官何內‧科邦(René Coppin)的日記、書信手稿輯錄進行翻譯出版。這本纂輯日記和書信的回憶錄,講述隨軍征戰之何內‧科邦的見聞。科邦醫官手寫..


















![劉崧甫鐵窗日記 [軟精裝] 劉崧甫鐵窗日記 [軟精裝]](https://www.taiouan.com.tw/image/cache/catalog/書封圖片/br3445-250x25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