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圖書
原住民圖書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司馬庫斯(Smangus)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後山,屬於泰雅族的馬里闊丸群,地理位置遙遠,直到1980年始通電,不僅是台灣最晚有電的地方,也是唯一實施社會主義式合作共生制度的部落。族人堅持回歸泰雅族共享傳..
宗教、法律與國家:新時代的文化復振
近年對於原住民的相關研究,不僅議題增加,而且越來越貼緊社會變遷脈動。由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和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合作辦理的「2014年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是此研究領域重要里程碑之一。會中邀請澳..
宜蘭泰雅族:「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縣史館於104年10月24日、25日舉辦「宜蘭泰雅族──『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共計發表論文12篇,及專題演講1場、部落議題對談1場,論文、評論與對談紀錄均收入本書。
宜蘭縣原住民泰雅族古調吟誦 (書)
宜蘭縣泰雅族部落史
本書出版計畫自2016年啟動,鑒於部落推動相關社區營造、生態旅游,需基礎的部落歷史資料,遂由宜蘭縣史館與宜蘭縣政府原住民事務所合作進行本書調查研究、編輯與出版。本書初始構想即希望以部落為主體,因此主要..
宜蘭阿美族發展史
本書自2016年起啟動四年四期口述訪談計畫及長達兩年的《宜蘭阿美族發展史》編撰計畫,記錄阿美族族人遷徙的生命故事;並對散居在蘭陽平原的族人進行參與式觀察,透過深度訪談及口述歷史的紀錄,試圖探討在主流社..
家屋、貿易與歷史:臺灣與砂勞越人類學研究論文集
本書收錄蔣斌過去十餘年間對臺灣及東南亞的人類學研究。臺灣原住民、島嶼東南亞及大洋洲多數族群同屬南島語族(the Austronesian linguistic family),東南亞是臺灣的近鄰,對多..
射鹿溪原民舊社
在世界建築史上臺灣的原住民舊社,由於其文化深度與地域的獨特性,充分展現其順應自然地形、就地取材以及文化底蘊上高度的聚落建築智慧。臺灣有為數眾多的原住民舊社,相較於一般的聚落建築群,在地理環境、交通、文..
尋訪四庄:埔里噶哈巫農村人文導覽手冊
尋訪月亮的腳印〔紀念典藏版〕
古道探勘先驅、南島語族文化研究專家 楊南郡和徐如林, 帶領我們攀登台灣山岳之美, 探訪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脈胳, 感受台灣山林三百年來不可逆的悲痛傷痕! 傳說,受傷的月亮..
對話與改變《部落大小聲》原住民族教育論壇實錄 (上.下共2書4DVD)
《部落大小聲》是原住民族電視台公共論壇節目,也是台灣社會當前唯一呈現原住民族觀點的談話性節目,節目內容探討攸關原住民族的多元議題,包括教育文化、土地權益、自治發展、經濟產業、衛生醫療與交通建設等,除了..
導師工作類社工化:一位偏鄉國小教師的在地經驗
本研究旨在探討偏鄉小學導師在原漢親師關係中的處遇,希冀由族群與文化面向,切入教與學的相關問題,勾勒出親師互動模式,讓教育現場成為開發新知識的場域。本論文的研究問題,包括:原住民族意識高漲對漢人導師的衝..
少數說話:台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 (上)
(上冊) 1990年代起,台灣的原住民運動有了新的進展,原住民女性的文學創作也有越來越多的成果。台灣文學研究者楊翠集結多年來的研究與關懷,以本書盤點二十年來原住民女性文學的發展,帶領讀者傾聽雙重..
少數說話:台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 (下)
(下冊) 1990年代起,台灣的原住民運動有了新的進展,原住民女性的文學創作也有越來越多的成果。台灣文學研究者楊翠集結多年來的研究與關懷,以本書盤點二十年來原住民女性文學的發展,帶領讀者傾聽雙重..
屏東排灣族女性手紋研究
層巒疊翠一甲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同仁自選集 (電子書)
《層巒疊翠一甲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同仁自選集》電子書呈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60年來部份的研究精華和旨趣。本書囊括了60年間民族學研究所現職和退休的不同世代研究者撰寫的39篇自選代表作,每篇附..
山上的布農學校 ItuMamahav tu Pasnanavaan
本書集結了山胡椒學習基地的山林課程內容,我們以 Minbunun(成為人)作為學習的核心,並因應在地人文與自然資源,以及耆老山林知識與技能,發展出課程地圖,從布農族對山林的信仰觀,到以家為中心所發展出..
山居原住民與台灣社會: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清代古文書的線索
本書以傳統活動區域與廣大山區有直接關聯的臺灣本島山居原住民為主軸,進行其18–19世紀原漢關係的社會文化史探討。 素材主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之清代臺灣原住民相關古文書,同時也融入..
山林族語:玉山國家公園原住民族傳統地名與文化意涵
2021年起,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啟動「原住民族地區傳統名稱與文化意涵調查計畫」,先西部園區,後東部園區,以園區濁水溪、高屏溪及秀姑巒溪3大水系溪流流域為單元,試圖追溯曾經生活在這塊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