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圖書
原住民圖書
校園中重新聽見的Lmuhuw:尖石泰雅族雙語文本
原價600元,特價490元。 這是國內第一部採錄尖石鄉無形文化資產——泰雅族口述傳統Lmuhuw的專書。舌頭與Gaga’,族人千百年來賴以成為真正的人,如今卻瀕臨斷絕。科技部新竹智慧城鄉創生計畫..
樹豆知道:排灣族vuvu農地的混亂與共生
這是一個寫在人類世時空下的樹豆多物種民族誌。樹豆是一個長於亞熱帶與熱帶區域的豆科植物,是全球主要的豆類雜糧之一。在台灣,樹豆主要出現在東部及南部原住民族以及六堆客家人的土地上;它近年也開始被賦予未來作..
正名運動與身分認同:從西拉雅正名之身分掙扎談族群神學的建構
台灣是個多族群的國家,近年來甚至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研究發現而主張,台灣是南太平洋許多國家原住民的原鄉。其中一個論點是台灣這麼一個小島卻擁有眾多不同文化、語言的族群。無論這個原住民原鄉論的主張未來是否..
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30:70週年所慶專號
專題文章 1. 張珣,〈從田野裡建立學術傳統:民族所創立前期骨幹人物的摸索與探尋〉 2. 吳燕和,〈計畫性的田野考察與文物蒐藏:中研院民族所1950-60 年代的研究工作〉 3. 葉..
沿河向海找母語:阿美族漁獵文化調查與小小解說員洄游解說行動成果手冊
2020年「沿河而上找母語」計畫開始與屏東霧台的魯凱族合作,至今已邁向第四年,合作的族群也陸續擴展到排灣族、鄒族和阿美族。計畫執行從各族漁獵文化及淡水魚族名的調查記錄、耆老漁獵生命經驗的訪談,到與部落..
泰雅傳統舞蹈教材
泰雅文化新編
黑帶.巴彥先生自非常年輕時起,就展露對族群文化、語言,熱情真摯的追求與行動,雖然也因繁忙工作在身,常辛勤奔波於不同所在,但總不吝抓住機會,向身邊族老、長輩悉心請益族群禮俗與文化知識;多年累積下來,不僅..
泰雅族的社會與文化:田哲益遺作集
本書是田哲益(達西烏拉灣•畢馬)愛烏及烏、胸懷壯志之寫作精華。內容包括泰雅族的來源、遷徙、習俗文化、宗教禮俗、社會制度等等,將泰雅族歷經千年萬年大時代巨輪的碾壓,但仍堅持守護族慧,堅毅不撓的精神及蛻變..
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 (USB電子書)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於108年開始拍攝兩位在當代原住民族史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之新竹縣泰雅族耆老黑帶‧巴彥(五峰鄉)及阿棟‧優帕司(尖石鄉)紀錄片,內容包含兩位長者對於泰雅族文化之保留及傳承等生命經驗與貢獻..
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廣大鹿野迷和登山者晉級必讀。 回顧臺灣的自然探查歷史,鹿野忠雄無疑是頭號傳奇人物。 他年輕時的深遠踏查、寬廣探險,有如一團烈焰炙熱地奔過臺灣的山巒和郊野,四處綻放火花。 這流火,劉克..
生活在文化裡的好手藝
民藝,是長時間慢慢從生活中積累而成,一點一滴都蘊含山川水土風情,以及充滿智慧結晶的手工藝。這些被應用在日常生活裡的工具,代代相傳,自然結構成一地的文化。 在台灣,唯有在群山環繞、遠離都會,過著質..
當代轉生術:Gaya知識系統踏查專書
「Gaya」到底是什麼?在哪裡?祂若是古老的規訓,為何今日的族人依然遵從著祂?祂若是祖輩的遺痕,又怎麼面對今天千變萬化的世界?我們以書寫先行,試圖記錄、梳理這一個龐大的命題,並為未來的計畫奠定研究基礎..
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及飲食文化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自為引導部落族人分享傳統農耕知識、記憶與經驗,委託多羅滿公司專業團隊協力進行盤點,去年以秀林鄉富世部落、花蓮市撒固兒部落、光復鄉砂荖部落、瑞穗鄉奇美部落、卓溪鄉清水部落為主要調查地點,..
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
立霧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上巍峨高峻的奇萊山區,千萬年不絕的溪水,掘鑿出雄偉壯麗的太魯閣峽谷。沿著立霧溪上溯,腳下的道路曾是做為戰備之用的警備道路,後來成為產金、養蠶、發電的產業之路,更是聞名全台的觀光道..
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
★國藝會「臺灣書寫專案」作品 當今布農部落最常見圖騰 十九世紀末丹大溪畔最深長的憂思 一九二○年代,日本發現Qanituan(加年端)的祭事曆。殖民當局對木板上的圖紋感到吃驚,他們從未見過臺灣..
看見那瑪夏:來自高山上的堅韌與溫柔
走讀高海拔原鄉部落「那瑪夏」的首選書! 重新認識原鄉部落——那瑪夏的堅韌與溫柔 一群庶民以雙腳走讀、記錄台灣, 用心和雙手詮釋台灣多元生活文化探查 從3952公尺走向0..
祖靈的女兒:排灣族女巫包惠玲Mamauwan的成巫之路,與守護部落的療癒力量
全台第一本!台灣原民「巫」文化的女巫傳記! 部落的靈療師‧祭儀文化的守護者 百年巫術傳統與祖靈信仰,太珍貴! ★書中收錄多張難得一見全彩照片,一窺排灣族女巫及祭儀全貌★ ★要成為女巫,..
神靈越界:人群、眾魂的歷史競逐與原民復振
混血神靈,赫赫神威! 懾服漢人的信仰,也牽成了原住民族人的復振之路。 二○一○年,北投發生一起拆廟/抗爭事件!事件主角保德宮因土地產權的移轉,新地主訴諸公權力要求廟方遷廟還地,甚至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