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叢書:鄒族

原住民叢書:鄒族

  • 商品型號: 9571440655
  • 出版社: 三民書局
  • 編/作者: 王嵩山
  • 出版年月: 2004-08
  • 庫存狀態: 1
  • $180


數量

鄒族活躍於臺灣中部,自稱“tsou”(也就是「人」)。在鄒族傳說中,他們是天神用楓葉造成的。鄒族也是最早到達臺灣的原住民族群之一,而阿里山就是他們主要的家園。


因為漢人建構的「吳鳳」歷史,沒有文字的鄒人被塑造成野蠻的民族,即使今日吳鳳「成仁取義」的故事已從教科書中撤除,但「阿里山忠王」終究是漢人創造的,令人不安的「吳鳳」信仰及捲入國家體系後領域的微小化,滋長了鄒人的焦慮。為保留傳統文化,鄒人開始從事「文化重構」──通過戰祭或小米收穫儀式的象徵性整合,確定彼此的血緣規範,維繫文化認同與一體情感。鄒人不但試圖弭平個體與社會的衝突,也嘗試改變文化與社會層次不整合的情況。他們有計畫的傳承文化,亦成為多元社會保存不同文化的最佳範例。

 

目次

總序
序言與謝誌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族群界線
第二節 空間、景觀與自然資源的管理
第三節 物質文化、藝術與社會
第二章 集體記憶與歷史
第一節 吳鳳之死:荷、清時期的阿里山社會
第二節 日本人與阿里山鄒族
第三節 國民政府時期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作物、交換與市場
第一節 生產方式與作物的變遷
第二節 殖民政府與鄒地新事業的展開
第三節 國家政策的延續與變遷
第四節 近代經濟:市場與社區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權威、象徵與政治形式
第一節 傳統的聚落組織與權威形態
第二節 政治人與社會實踐
第三節 權力性質的延續與變化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親屬、小米與家屋
第一節 親屬範疇與氏族組織
第二節 婚姻、家庭與社會
第三節 家屋的內與外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禁忌、信仰與儀式實踐
第一節 Pesia:做為因果之知識的禁忌
第二節 生與死的知識與儀式
第三節 小米儀式與家
第四節 戰爭儀式mayasvi與部落
第五節 鄒人的轉教與皈依
第六節 結語
第七章 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中心與邊陲:神話與歷史之往覆
第二節 結構與時間
第三節 文化困局:界限及其超越
第四節 象徵的與組織的:文化形式與鄒的未來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