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工藝
手繪台灣街景:老街、舊城、古屋,用畫筆分享市井中的台灣味
帶著畫筆走遍鹿港、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5大本土懷舊城市X115個建築景點X155張街道速寫 隨書附贈:台灣街景速寫明信片六張 ▍鹿港‧天后宮 鄰近老街周邊很多小吃攤位,除了香客也是遊客..
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精裝]
本展以嘉義重要前輩藝術家林玉山(1907-2004)的寫生和旅行速寫為核心,管窺「寫生」此一貫穿林玉山一生最重要的創作精神。 林玉山,本名林英貴,別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出身嘉義美街..
捏形化意的菩薩指:泥塑工藝杜牧河
本書為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杜牧河專書,內容涵蓋藝師生平、學藝師承歷程、泥塑工藝介紹(含工序工法)及作品美學賞析,並透過精彩照片圖說,走入地方風土,展開一段大師作品踏查之旅。作者以論述詳實之角度、細膩體..
擁抱:旅英當代藝術家優席夫 南島藝術美展
Embrace–Yosifu, A UK-based Contemporary Artist Austronesian Art Exhibition 本畫册記載於羅東文化工場天空藝廊辦理「擁抱—..
新竹藝術家叢書-陳進
陳進(1907-1998)出生於新竹香山,父親陳雲如是當地的富紳。1925年陳進在臺北第三高女美術老師鄉原古統的鼓勵下,前往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1927年第一回臺展以三件作品入選,畢業後進入鏑木清方..
旅繪台灣:用畫筆,記錄這座島嶼最感動的風景
每日匆忙的腳步,你有多久沒停下來好好看看周遭的風景了? ★ 全國美展入選 ★ 世界水彩大賽入圍 ★ 台灣水彩創作獎入選 ★ 1/2時間是工程師、1/2時候是畫家, 科技男與城市畫家林..
旅行在50步的空間
「50步的空間」泛指潮間帶向陸地觸及的海岸地帶。創作命名出自於拉黑子父親生前語重心長的一句話「我們只剩下50步」,話語中道出人們對於自然環境、傳統文化的輕忽呈顯在這樣的地帶上。 在2013年所啟..
日帝殖民下臺灣美術教科書歷史(1895-1945)
作者收錄相當多的美術教科書內容與圖片,敘述當時日治時期的學制、公學校教育、種族分離政策,以及對臺灣原住民的政策,與享有優越待遇的大和民族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的美術教科書,雖然設計精美、包裝華麗,但仔細..
日本民藝紀行(台灣升級版)【跟著民藝之父柳宗悅,探索手作器物之美】
★新增別篇「踏查台灣筆記」★ 竹蒸籠、草鞋、原住民織品、交趾陶 來自熱帶南方的常民美感 見證八十年前大師與台灣感性的相遇 -------------- 從本州、九州到沖繩,以及台灣 ..
春仔花細工:傳遞祝福的纏花手作【中英對照】
復古手作X幸福療癒,春仔花製作全攻略! 基礎工法、零件製作、組合技巧,零藏私教學。 ▾ 在「鬆緊鬆緊」的口訣中,享受手作的慢板節奏, 以細膩的絲線形成面,再將面構築成立體的春仔花, 激發手作..
曙光的輪廓:20世紀初臺灣雕塑的發展 (精裝)
為了深掘20世紀初期臺灣第一代雕塑藝術家之養成背景及藝術成就,國立臺灣美術館在2023年舉辦「臺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並於2024年規劃出版專書《曙光的輪廓──20世紀初臺灣雕塑的發展》,共..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
帶著翻轉台灣美術百年史正統版本的雄心, 闖入衝突與爭議去尋找答案, 卻意外寫出一本給台灣的情書。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是第一本法翻中的台..
歐陽文全集
毫末起雄風:一九四九年渡海來臺新本土書家作品集珍
《毫末起雄風:1949年渡海來台的新本土書家作品集珍》起源於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辦了場一日快閃展,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在2022年1月所舉辦的特展,清華大學文物館深感「新本土書家」的時代意義重大,特精選其..
永恆之痕:傳統陶瓷修復技法:鋦瓷、金缮
本書的出版係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為整理且豐富國內工藝修復技法書籍,所編輯出版的傳統陶瓷修復技法教材工具書。鋦瓷及金缮,除能作為破損陶瓷器物之修補技法,其修復技巧,更體現了工藝之技術性、美學素養及..
流光:植物灰釉特展
2024年初夏陶博館將2020年的出版成果《灰釉植物灰的故事與應用》一書,轉化成展覽「流光:植物灰釉特展」呈現研究與展示、材料與表現的可能;同時透過「植物灰釉」此一最早的釉料,既貫穿釉藥表面裝飾與表現..
海上繪圖師.島嶼航行
在海上我與強風爭奪畫紙, 與狂放的浪花爭執色彩,船長在海圖上走過的經緯是我筆下倉皇的時間 我跳入水中,在海拔零的位置品嘗所有的藍色 ◇◇致力於海洋科學研究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於2018年..
漁港台灣:寫畫西部漁港之美
從人跡罕至的偏僻泊地,到熱鬧喧囂的觀光勝地, 伴隨著鹹鹹的海風,寫生放空,品味孤獨, 海連著山,山連著天,美好寶島盡收眼底, 沿台灣海岸線巡繪七十一個漁港,飽覽在地人文風情。 繼《..
漆-器欲難量:陳永興漆藝展
漆藝能與各種材質結合,具有良好的包容性,來作為異媒材藝術創作。「器」對漆藝家陳永興來說是一種生命觀,將器視爲天地宇宙萬物為載體,人就是載體的一部分,隨著四季轉換而滋長,因此藉由對自然的觀察來創作有關四..


![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精裝] 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精裝]](https://www.taiouan.com.tw/image/cache/catalog/書封圖片/bbi488-250x25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