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工藝
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增修版 (上)
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增修版 (下)
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
藉由歷史文獻的爬梳, 以及藍靛製作過程的考察, 重構藍靛產業的歷史風華, 找回來自土地的色彩。 色彩,是人們傳情達意的重要外顯媒介,並且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實際展現。打開大家的衣櫥,即可..
天涯比鄰.盛情南卻:南島語族篇 (上.下)
國史館依法管理總統副總統文物,典藏許多國內外各界致贈我國正、副元首的禮品,其中有不少與「南島語族」相關。南島語族指主要生活在亞太地區,且使用「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
太魯閣族人的知識與織藝:花蓮水源部落家藏織品調查報告
Mseusa,mneghuway knkla kndsan rudan Truku太魯閣族人的知識與織藝:花蓮水源部落家藏織品調查報告 本書所呈現的是屬於太魯閣族人的日常生活..
家庭美術館 008:自然.寫生.林玉山
有「台展三少年」聲譽之一的林玉山,出身於人文薈萃的嘉義,又在畫家交流頻繁的裱畫店中成長,加上少年時從學於知名畫家,因此有著深厚的中國繪畫及詩文造詣,以至於早年以膠彩畫成名的他,在光復後與大陸水墨名家交..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傳藝.膠采.陳壽彝 (附光碟)
陳壽彝1934年出生於臺南,成長於廟宇彩繪世家,父親陳玉峰是日治時期臺南廟宇的彩繪名家,表兄蔡草如野是廟宇彩繪名匠,同時也是傑出的膠彩兼水墨畫家。陳壽彝從少年起即跟隨父親到各地從事廟宇彩繪,奠下深厚的..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民藝.躍動.林智信 (附光碟)
林智信1936年出生於臺南歸仁鄉紅瓦厝聚落,祖父為當地知名道士,擅長糊紙厝及年畫等技藝,使他從小就沉浸在豐富的民間藝術氛圍中。田野與巷弄間的回憶,成為日後創作的靈感。 ..
寫生的故事 : 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展覽專刊
寫生,是運用畫筆與色彩,將眼前三維空間的景物轉化為平面作品,使觀者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透過畫作看見繪者的眼中風景。臺灣畫家陳澄波正是一位熱愛寫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幾乎都在對象前完成,亦留下數張於現場..
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 (精裝)
「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特展以信仰為基礎、工藝為介質,表現「人與人」、「人與神」、「神與神」等有形與無形的關係美學網絡,展覽動線從寺廟外部到內部逐步鋪陳,包含寺廟場域、建築構造、構件、物件、符號、儀..
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南島當代藝術
本展共計展出11位來自國內、外的太平洋藝術家的經典作品,透過這些山海子民在文化認同上與藝術上的追尋歷程,去回應南島文化在面對天地時所展現的精妙智慧。每件作品都被視為藝術家們的自傳體現,結合自身特殊的族..
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
以時代為經緯的島嶼觀照 本書是以2005年至今,高美館《藝術認證》雙月刊十餘年來對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家的訪談所構成,共收錄47篇藝術家訪談。藝術家的創作生命,總是在時光積累中,逐漸融匯出多樣的風..
川源定榫:府城王家細木作工藝
本書以臺南市登錄傳統工藝「神轎製作」保存者-王永川藝師及「細木作」保存者-王永源藝師為核心,藉由府城王家這兩位藝師的生命故事和師承源流,以及藝師的技藝特色、工序技法和精彩作品,展現屬於府城細木作工藝之..
廟宇天空的藝行者:剪黏工藝陳三火
本書為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陳三火專書,內容涵蓋藝師生平、學藝師承歷程、剪黏工藝介紹(含工序工法)及作品美學賞析,並透過精彩照片圖說,走入地方風土,展開一段大師作品踏查之旅。作者以論述詳實之角度、細膩體..
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
出生台灣新竹尖石鄉泰雅族梅花部落的安力.給怒(1958-),漢名賴安淋,1986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1992年取得紐約視覺藝術研究所創作碩士學位(M.F.A.),是台灣原住民藝術家中少數擁有完整學院..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
在當代藝術的範疇中,原住民當代藝術是極重要的一環,歷史的脈絡一路走來,原住民藝術的形成與發展有份量的發生。為推動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創作與藝術史知識的建構,集結30位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我的口袋美術館.線 (附小冊本 精裝繪本)
作者以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淡水風景(淡水)〉作為創作起源,並延伸出跨至海外更遠的場景及故事,最後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以詩作為文字創作,以木版畫作為圖像創作的媒材,手法上以大量木條拼接於木板上,強化「線..
我的口袋美術館.點
插畫藝術家以繪本的形式進行創作,在生活即是藝術的世代裡,透過插畫藝術家自身參觀美術館路徑的經驗,以「點」為基本單位結合事件為出發概念,歸納出美術館禮儀、藝術知識與本館藏品等,轉譯成圖文並茂的雙語出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