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民俗.文化
宋江陣研究
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
寺院,是三寶住世的體現,儘管超然物外,但作為一宗教實踐場域,自然在不同程度上要與凡俗發生互動。因此,寺院於歷史所承載的,就不僅是僧侶活動的軌跡、法脈傳承之延伸,而在教育、文化、藝術、政治、經濟、商業,..
宜蘭縣佛寺志‧第三集
不修寺志,無以追古,不自卑何以行遠? 佛法之興衰,伽藍之住眾,人事物互有因果關係, 修志之大用昭然若揭。 凡事起頭難,難在初次, 然寺志之修纂,每一座都是首次, 無論謀事或謀人皆難比照, ..
宜蘭縣佛寺志‧第二集
寺為人建,法憑人弘。 寺志紀錄了幾代人的努力, 興衰起伏,人事變遷,一切歷歷在目, 故「精求徵信,以備古今興廢之林」為寺志之要。 封塵的歷史隨著一張張老照片而重現, 每一次田調、每一次行動,..
將心永傳振祐堂
本書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叢書之一,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約成立於1963年,乃是因應震安宮主神玄天上帝出巡遶境,由地方人士共同禮聘慈濟宮如意振裕堂蘇金山與陳元成傳授創立,為嘉義市家將史上第二間振字脈系的家..
小島捕魚:台灣水邊的日常風景 (中、日文版)
「這不只是本台灣傳統漁法的紀錄,也是本漁法文化的旅遊手冊」 11條與水共生的漁法體驗行程 現存完整體驗漁法清單 中日雙語 x 全彩圖片,圖文並茂帶領讀者體驗漁法之趣 被海洋擁抱的小..
巴克禮宣教回憶錄 (精裝)
此書為巴克禮牧師宣教的回憶錄書寫,原稿為打字稿,以往我們常以萬榮華《福爾摩沙的巴克禮》來認識巴牧師,但事實上該書許多部分都參考這份文件。其中簡要交代了巴克禮牧師的生命史,以第一人生記述年輕時求學過程,..
拜駁求平安:蘭陽平原的洪氾祭祀
本書係宜蘭縣史館於2021—2024年執行〈蘭陽溪流域拜駁儀式之研究調查〉計畫的調研成果。書中除綜覽臺灣類似拜駁的相關研究與民俗活動、以及蘭陽地區歷來水患的歷史,並進一步探討如何拜駁、所敬拜的對象為誰..
文化資產守護行動: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困境探討與前瞻思維
本書從臺灣原住民族祖先型文化的起源開始談起,建立一個看待臺灣歷史的時間架構,從地面上各種可移動/不可移動的有形文化資產,穿越至地底下、水面下的考古遺址,將這些錯落在臺灣及離島各地的文化資產視為一個個座..
朝養弄車鼓:車鼓陣施朝養傳統表演藝術生命史
臺灣車鼓陣,屬南管系統的文陣,以「落地掃」為最鮮明的表演藝術特徵。車股表演一般由丑、旦載歌載舞,相互對答,即興成分濃,因此有「十個師父十個樣」之說。 本書以彰化和美鎮車鼓陣藝師施朝養生命史為..
柳營王醮:信仰與儀式的百年傳承 (附名片型USB)
全臺唯一!不下海的王船祭 全臺唯一「陸上燒王船」就在臺南柳營!三年一科、百年傳承,柳營王醮不送海、不漂流,王船現場自燃,火光照天,千人朝聖!從豎燈篙、落壇請旨到王船焚燒,完整演繹急水溪流域中游最磅礡..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土城香:陣頭文化
臺南土城延續「古鹿耳門媽祖廟」信仰,歷經道光11年(1831)一建古廟傾圮、寄佛寄普,大正7年(1918)迎回「鹿耳門媽」與眾神,二建廟宇重建落成,土城居民以媽祖信仰為中心,加上各角頭奉祀的原鄉神祇,..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土城香:鹿耳門媽香.五府千歲醮
1959~1961年,鹿耳門天上聖母暨代天巡狩連續3年舉行了熱鬧的出巡遶境安南區16寮,第三年(1961)除擴大出巡遶境活動外,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曾因拾得王船,本身即有舉辦王醮之淵源,於是同時啟建禳災祈..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媽祖信仰脈絡研究
鹿耳門,堪稱改變臺灣的「歷史之門」,在臺灣開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除了地理位置險要、扼守臺灣門戶之外,在民間傳說方面也帶有濃厚傳奇色彩。古鹿耳門地區不僅在地理上隨著臺江流域劇烈地形變化而產生地貌變遷,在..
民間儒教及其現代命運:轉型時代下一貫道的挑戰與調適
「本書提供對民間儒教一貫道在當代轉型與全球化過程中的深入理解,探討一貫道如何在近現代面對社會變遷與挑戰時,透過積極的調適與回應,從眾多救世團體與濟度宗教中脫穎而出,朝向世界宗教發展。書中分析了一貫道在..
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貢王.擺暝.逡港腳,島民祭典的影像側寫
揭開海之信仰的神祕面紗 台灣第一本離島祭典的深度影像紀錄 ★感動推薦★ 行政院副院長 鄭麗君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馬幼娟 金鐘主持人.旅遊Youtuber 屠潔 攝影家 張良一 ..
深耕臺灣民俗的文化人:莊松林
臺南即將迎來四百年行動,透過本書瞥見臺南學的出現! 莊松林早年在日治時期中歷經殖民時代的思潮衝擊,積極參與社會文化運動。之後現實的無奈而將熱情投入自己生長的土地,耕耘歷史、文學與民俗領域。在各領域都..
澎湖傳奇:澎湖佛寺宮廟啟示書
澎湖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全面性的佛寺與宮廟的神佛沙盤飛鸞,批訓闡理總彙集 ◎澎湖地區共有二百六十餘間佛教佛寺、道教宮廟,神佛扶鸞闡教傳天音,句句啓瞶振聾! ◎宣揚佛道一家,三教合..
炭照人生:臺灣礦業故事(五冊不分售)
向地底掘出希望 ,照見煤好初心 五位名家、五篇故事,顯影做礦人生的酸鹹甜 ★隨書贈 炭黑質感手工皂 x 珪藻土皂盤禮盒組 ★本書特色 • 國內首次以煤礦業爲主題的藝文共寫 • 60幅珍..
無形.有影:發掘無形文化資產╳傳承珍貴在地記憶
★第一本無形文化資產介紹&普查完整教學手冊 ★9位無形文化資產重量級作者引領你發掘臺灣無形文化價值! 「有影Ū-iánn」[形]:真實不虛的。 透過映照、側寫和折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