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走讀南勢歲月:頭擺、這擺、下二擺
苗栗縣大湖鄉大南村,早期是原住民族泰雅族人的聚落,後來漢人進入開墾,又經日人的理蕃管理,大量客人遷徙至此落地生根,以大南為鄉。如同許多土地開墾史總是與原住民族有著深深的糾葛,大南也不例外,在清領時期,..
過去恁多年做毋得講个事情:講還我母語運動
一九八八年的還我母語運動,是由一群臺灣客家知識份子因有感客家語言文化的失落所發起的搶救文化運動,這也是臺灣客家第一個完整的為搶救語言文化的抗議運動,可以說是扭轉臺灣客家意識的重要關鍵,從爭取客家話發聲..
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
本書根據日治時期第一保玉田村、第二保大平村到十二保瀰力村的順序排列下來,並依年齡由年長者寫起。這本書共有三十六位主角,作者的地方研究著重於清末及日治時期,因此,書中人物的出生年代,絕大部份都在西元一八..
開山打林拓羊喜:金獅山下羊屎窩肚
新竹縣湖口鄉,有一處名為羊喜窩的客庄,「羊喜」為「羊屎」諧音,因有原住民族牧羊或野生山羊活動,在山谷中留下羊屎而名之。「窩」是指三面較高、凹口向低處發展的地形,通常是有河流發源的地方,而在客家話裡,「..
雲林詔安客家民俗與信仰
雲林詔安客的田野現場,廣大而遼闊,不管祖籍、姓氏、宗教信仰是否相同,皆於雲林落地生根、形成聚落,並建立起休戚與共的人際網絡,以及獨特的民俗、信仰與傳統。研究者認為,不管是在福建原鄉或雲林地區,閩南文化..
雲梯風華兩世紀:書院到醫生搖籃
苗栗縣西湖鄉四湖庄,現已劃為四湖村,全村面積雖小,卻蘊含著龐大的文化能量。自清領時期道光年間即興建了雲梯書院,而後延伸設立鸞堂、地方宮廟,其孕育的人才多不勝數,從清末科舉人數之眾到日治培育醫生密度之高..
青春風正好:日治台灣客家青年群像
追尋百年前台灣客家青年的生命足跡,揭開塵封已久的故事。 他們是知識分子,也是時代浪潮的探路者。 在世界思潮強烈撞擊的年代,台灣客家村落的青年們,沒有留在家鄉教書、沒有繼承父業家產,而是遊走東京..
高雄市客家史
鷂婆山下:水光粼粼講客家
苗栗縣大湖鄉的富興村,是進入苗栗內山最主要的入口,雖然現在放眼多是鮮紅嬌豔的草莓園,但自古這裡卻是臺灣泰雅族傳統勢力範圍。清咸豐11年吳定新率56家丁入墾大湖時,這塊位於鷂婆山下的心形臺地,便是美如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