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祂的子民:阿力曼與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山與祂的子民:阿力曼與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 商品型號: 9789862943014
  • 出版社: 玉山社
  • 編/作者: 阿力曼(口述)、劉政暉(撰文)
  • 出版年月: 2022-02
  • 庫存狀態: 1
  • $450


數量

以無形的「文化精神」作為最重要的「藏品」,

不僅成功保護了大自然,

也在「全球化」的深刻影響下,

從「在地思維」與「祖先智慧」中,

找到一個「傳統文化」與「商業經營」的平衡之道。

 

阿力曼,一位住在台東的布農族人,二○○三年面臨到財團欲購入故鄉土地,以開發靈骨塔、渡假村的危機,在得到環團、銀行經理、大學教授等人的幫助與理念認同下,為台灣保留下大片的鸞山原始森林,經營「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為台灣開啟了「部落生態觀光」的無限可能。今日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不僅是許多學校戶外教學首選,更是許多政府單位、國人們向國外介紹台灣的窗口之一。

 

本書詳實記錄了「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十八年來尋找古老生活智慧和土地倫理,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構人跟土地永續對等的森林銀行概念發展模式,希望除了能讓更多人來到鸞山、體驗並認識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經驗,成為一起保護地球的朋友之外,更能讓大家改變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重新看見台灣原住民在自己土地上的尊榮和希望。

 

本書特色

1.揭開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的創建源由與創建理念,以及創建人阿力曼的生命故事。

2.藉由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園區內的安排與行程規劃,展現布農族人的傳統觀念,及其對於土地的禮敬。

 

目錄

推薦序       立足台灣 分享國際──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的另一種價值    陳慈美   

推薦序       向部落學習尊重自然與生命    劉烱錫

口述者自序   掌握部落發展的主導權        阿力曼

 

故事由此開始……       

 

不久不久以前……… 在那座不遠不遠的山中     

Niang的故事     

集團移住:敲響族群文化的喪鐘     

阿力曼家族的遷徙     

走入森林與記憶中的「內本鹿」     

從「Asang」觀念,看見布農族與土地的關係     

恢復傳統的「重要性」與「難度」     

 

那個時代,身為一位「原住民」     

有大自然相伴的童年     

面對「普世價值」的妥協     

打滾社會練功夫     

被喚醒的「內在使命感」     

 

為自己走出回家的路     

六年,唸一個碩士     

建立「部落地圖」的重要性     

與家人一同踏上回家的路     

部落地景保衛戰     

我們,到底有什麼?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誕生!     

環境信託     

齊聚眾人之力,把「土地」留下來!     

沒有人是局外人     

他山之石:我們也能做到!     

永續發展的堅持     

拿回原住民的「文化詮釋權」     

天助.自助者     

「一日布農」的真實體驗     

森博之旅,展開!     

眾人的「會走路的樹」     

一來再來的森林之友     

值得驕傲的「沒有文字的文明」     

森博嘗試保留下的傳統觀念     

推動「生活倫理」的老派價值     

找回「謙遜」的布農價值觀     

 

森博的價值權衡之旅     

開啟無限可能,就從「不再領取補助」開始!     

部落「共好」的可能與挑戰     

抵抗「觀光客的凝視」     

真實性,誰說了算?     

前村.後部落     

百步蛇傳說:價值衝突的挑戰     

 

為大地之永續請命     

承擔歷史共業的勇氣     

人人都是改變的起點     

嶄新的「文明」定義     

為青年們鋪上一條「回家」的路     

看看原住民,試著想想自己     

賦予「台灣人」嶄新定義     

 

撰文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