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飲食文化(二之二)
臺灣因為自然環境的形塑與歷史變遷,擁有多元的食物資源、豐富的飲食文化積累。除了族群遷徙因素外,對外貿易、殖民統治,以及各種現代與飲食相關之技藝與知識的移入,使得臺灣自十九世紀後期以來,無論是食料種類、烹調方式及飲食觀念,都發生明顯的變化。
延續135期,本期續探臺灣飲食文化,提供讀者對臺灣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內涵及其變遷,以及「臺灣味」的形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封面
目次
導讀 臺灣味 臺灣飲食文化的融合與開展 文/蔡錦堂 03
焦點報導 從日本料理到臺灣好料 文/戴寶村 04
速食文化 臺灣速食文化的發展 文/陳玉箴 08
地方小吃 海納百味 以基隆小吃為例 文/曹銘宗 12
調味佐料 臺灣飲食文化中的調味 文/曾齡儀 15
糧食管制 戰爭時期的糧食管制 文/蔡承豪 18
眷村飲食 眷村文化與飲食流變 文/董俊仁 21
臺灣歷史事件 從吃麵到吃飯 以麵代米運動 文/李力庸 24
庶民生活史 從小吃到國宴 文/蔡昇璋 26
飲食研究 臺灣飲食史研究 文/曾品滄 28
臺灣學系列講座 碗公裡的臺灣史──什麼是臺灣菜 文/陳玉箴 30
封面故事 文‧圖/鄭培哲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圖書館
發行人:曹翠英
編輯委員會:蔡錦堂、戴寶村、陳玉箴、吳瑛玲
執行編輯:王秀蘭、周慧茹
美術編輯:張琳敏
2024年3月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