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史
劉金獅回憶錄:勇敢堅韌的革命者
他是宜蘭獅,為了建國理想,不惜革命推翻黨國而受難入獄。 他是台灣牛,成立「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照顧弱勢難友。 他是劉金獅,他的一生就是台灣民主的發展史,他不只見證,更參與其中。 ..
化悲憤為力量:一個二二八遺屬的奮鬥
正義!堅強!帶給所有人幸福! 作者王克雄博士的父親王育霖檢察官在中學時就自勉:「王育霖,你應走的路是要:正義!堅強!帶給所有人幸福!」很難得的是他真的依此努力地追求,是青年人的好榜樣。他..
半屏山腳的歲月:記憶高雄煉油廠
本書為高雄煉油廠退休員工紀錄高雄煉油廠由早期海軍第六燃料廠因政權更迭意外成為臺灣石化產業的基石,牽動著臺灣經濟發展的動力。高雄煉油廠走過七十餘年,留下大量與時代相應的建物、機具、出版品,也是許多代油人..
博物館裡的臺灣史:博物館與紀念場址如何建構臺灣人身分認同、形塑歷史記憶,定調「臺灣的故事」
「誰」紀念歷史?紀念「誰的」歷史? 博物館與紀念館呈現何種臺灣史、臺灣認同才「正確」? ▍作者帶路!走訪全臺逾二十處紀念空間與博物館,重探臺灣現代史、不同族群的記憶與認同,以及政治的多元敘事 ..
反攻大陸與臺灣:中華民國統一的構想與挫折
什麼是「反攻大陸」? 是國民黨政府為了正當化在臺灣的獨裁統治而提出的政治口號? 還是蔣介石的執念,並隨著他退出歷史舞台而走向終結? 抑或是僅為了拉攏美國的華麗詞藻? 1949年以來,臺灣海..
反殖民的左翼鬥士
本書收錄的李應章、伍金地、許月里、廖清纏與陳其昌等五位反殖民左翼鬥士的抗爭史實,是作者幾十年來在荒湮漠土中挖掘留存的幾頁臺灣史的殘跡,希望能夠對延續臺灣人的正派氣概起到一點作用。謹此作為紀念臺灣光復八..
受難者(復刻版)
楊逸舟——一個時代暗影下宦海浮沉的台灣知識人,一條受苦受難的台灣靈魂。 他1909年生於日治下的台灣,幼少年時期親歷日本殖民統治的生活,青年時期他到日本內地受高等教育,深悉日本帝國的善惡本質;壯..
口述歷史.第17期:戰後臺灣政治史專號
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發展,中國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到臺灣的變遷是一重要脈絡,可稱作「體制內」脈絡;相對於此,體制外的反威權統治運動,亦推進歷史發展,係另一重要脈絡,可稱作「黨外」脈絡。 體制內與黨外..
另一個視角下的二二八:廖駿業營長南市手記
本書是二二八事件時,駐防臺南市的憲兵第四團第一營營長廖駿業中校所撰寫的親歷回憶。 臺南二二八事件平息後,廖駿業先生曾撰萬餘字報告呈交團部,對於事態發生、應對措施留有深刻記憶。因此在事隔十..
叩問民間 考掘台史《套裝,上、下冊不分售》
1978年完成的〈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變遷〉碩論,成為温振華教授臺灣研究重要的基礎。完整臺灣歷史,除漢人社會外,原住民社會是不可或缺的。原住民社會除社別的探討之外,也透過跨域的角度分析傳染病對原..
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三冊合售)
本套書共有三卷,依序為第一卷:親役篇、第二卷:輕憶篇、第三卷:清議篇。 作者在書寫的追憶過程中體認到,親歷著六〇年代台北的我們這一群人,也正是處在鎭壓前的文化春天之中。為了要..
台灣人.台灣事:《民報》人物選集(一):政治、經濟、社會與體育
他們是時代的發光者, 也是台灣邁向下一個時代的引路人! 《民報文化雜誌》的特點在於「民」字,此字代表土地與人民的心聲。身為台灣人,便該為台灣傳史立傳,傳播心聲,並建構台灣人的族群主體意識。 ..
台灣人.台灣事:《民報》人物選集(二):學術、文學、音樂與藝術
他們是時代的發光者, 也是台灣邁向下一個時代的引路人! 《民報文化雜誌》的特點在於「民」字,此字代表土地與人民的心聲。身為台灣人,便該為台灣傳史立傳,傳播心聲,並建構台灣人的族群主體意識。 ..
台灣史100+10件大事(上) 戰前篇
全新改版,新增千禧年後10件大事! 以台灣為主體,並以當前的時空為立足點, 深入淺出地選出台灣史的100+10件大事。 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台灣──這座美麗之島,在..
台灣史100+10件大事(下) 戰後篇
全新改版,新增千禧年後10件大事! 以台灣為主體,並以當前的時空為立足點, 深入淺出地選出台灣史的100+10件大事。 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台灣──這座美麗之島,在..
台灣史必修 Taiwan Special
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 你不應錯過的台灣歷史人物關鍵詞, 這回一次報你知! 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海峽兩岸果真一家親?台灣開拓四百年來,誰是我們的祖先?可曾真有所謂的「祖國」? ..
台灣情‧民主路:劉峯松先生訪談錄 (精裝)
劉峯松先生,台灣彰化縣人,父親是基層警員,於1941年出生於臺灣彰化。1953年畢業於員林國小,1968年畢業於臺中師專夜間部。同年觀護人高考及格。曾任國小和國中教師、台北地方法院觀護人等職務。長期投..
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史初稿
本書日文稿發表於1969年春,内容除了黃昭堂教授對臺灣獨立運動的歷史回顧,也呈現他當時對運動發展的展望。這 本帶有運動性質的著作,和黃教授的其他 學術專著性質固然有所不同,不過,站在臺灣主體的觀點,詮..
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 (上.下共2冊)
二二八事件後,1947年6 月,西螺廖文毅兄弟在上海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8 月,赴香港與台共份子擴大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漸次向全世界發出台灣獨立的聲音。繼而廖文毅移往日本,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