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平靜生活中,卻深刻在記憶裡的──
是一碗從小吃到大的切仔麵?
還是一盒逢年過節總會準時出現的糕餅?
也或許,是你家巷口那間默默營業三十年的小店……
三蘆島,位在蘆洲與三重交界,新舊交融的日常地景裡藏著最真切的人情溫度──
遊走巷弄間的豆花攤車、傳承百年滋味的老麵店、敲擊聲不曾中斷的修鞋站……
這裡擁有一種徐緩的生活節奏,一種世代傳承的堅持,還有一種願意彼此照顧的社群關係。即使產業變遷、房價飛漲、青年外流,但總有一些人選擇守候在此,讓這片土地始終保有溫度。
◆二十五年不間斷的熱豆漿,是一家人的圓滿日常,也是三重人一天的起點。
●十八歲扛起家業的長子,從古法彈棉被到文化行動者,讓老技藝有了新靈魂。
■為神明量腳製靴,融合時尚與信仰,走出不落俗套的設計路。
▲三代共營的漢餅老店,將家與餅一起揉進歲月與節氣裡,蒸出蘆洲的味道。
本書透過實地走訪,細膩描繪三蘆島溫柔又堅毅的身影,帶你看見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勞動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實地走訪,細膩描繪三蘆島溫柔又堅毅的身影,帶你看見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勞動故事!
目錄
推薦序/學習在一起,在一起學習/許寶強
推薦序/打拼與厚工──留住與傳承消逝下的生命樣貌/何東洪
推薦序/鷺鳥飛過的勞動洲島──蘆荻社大熱炒久久出好景/郭明珠
推薦序/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與現在,指向未來/顧玉玲
推薦序/記憶與技藝交織的三蘆島勞動百工圖/鄭怡雯
推薦序/愛這個世界~手藝人的革命/李易昆
推薦序/鍥而不捨──蘆荻社群之間,不被淹沒的光火/劉珈妮
序/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三蘆島上的庶民日常書寫/莊妙慈
不可能的任務/楊煥世
作者的話/從報紙到雜誌再出書,見證熱炒久久進化史/李鴻源
作者的話/做別人的代誌,學自己的功夫/李麗卿
作者的話/千言萬語,和三蘆島勞動百工們一起走的路/李凌君
【消逝】
◆勞動人生──傳承三代壯志未酬的全城木屐店
蘆洲木屐第三代傳人
木屐歲月:從家庭工廠到產業變遷的記憶拼圖
勞動人生的自信與認真
想讓祖傳的傳統木屐能重現新生
有諒的畢業典禮
夏蟬:有限生命中的發光、發熱、發聲
◆流動攤車──走在時代尖端的豆花阿嬤
豆花攤車的叫賣人生
Enjoy my life 樂活人生
秋籬阿嬤的紐約初體驗
人生轉折與豁達的生死觀
永遠時尚的阿嬤
◆長子的承擔,即將消失的百年技藝彈棉被──朱記棉被行第三代
彈棉被是我家祖傳的謀生手工藝
●棉被的製作過程
童工?貼放尿工啦!
昔日也是需要打零工、度小月的行業
長子的承擔,十八歲接家業,力拼轉型
三重是座大熔爐
人生的第二次轉型,不彈棉被彈吉他
文青老阿公愈活愈帶勁
◆苦盡甘來製糖女──編織人生下半場
從南到北的製糖人生
從小就希望能有一個自己的家
罹癌開啟第三人生
面對生命的功課,最大的底氣來自於愛
●花生糖傳統製作流程
製糖的手到花草療癒編織的手
退而不休的最佳典範
【傳承】
◆家味‧超過一甲子的在地美味──蘆洲龍鳳堂
淹水的日子,艱辛的歲月
苦苦的飯是生命的原味
家和萬事興,三代共同經營
家人心內話
◆百年傳承好味道──蘆洲大廟口切仔麵
父輩世代的人生選擇題
堅持是一種美德
鎮店之寶──靈魂湯頭
繼承我們對彼此的好──大廟口一甲子的念舊與傳承
◆日日磨刀的男人,鑄出人生一把刀──尚利菜刀王
下港囝仔生存第一
千錘百鍊的六遍工
夫妻同心‧鶼鰈情深
繼承家業‧二代傳承
【現在】
◆修鞋為製鞋之本──阿亮修鞋站
台灣鞋業的縮影:阿亮師傅的選擇
夫妻同心,匠心獨運
樂在鞋中,基本功要扎實
◆早餐是活力的開始──三重來來豆漿店
一日之計在於晨
三十而立,拜師學藝做早餐
「圓‧容」一家親
二十五年如一日,樸實堅持的用心
來來豆漿店的一天
◆為愛向前衝──黑手女力‧元業企業社
巷弄裡的黑手工廠
來自台東的小姑娘
為愛奔赴‧從農業轉向工業
多災多難,關關難過關關過
◆車刀變菜刀,厝邊頭尾來做粿──吳媽媽傳統糕品(永昌車刀行)
三重蘆洲的「三床」產業與車刀
產業轉型的契機
車刀變菜刀:吳媽媽的斜槓人生
左鄰右舍好鄰居,互助呷感情
◆命中注定~緣來就是你──蘆洲三清軒神像雕刻師
懵懂之間與神明結緣,從寺廟雕刻到佛像雕刻的人生
為神像把脈回春的神像雕刻師
巧一刀,一刻一刀的孜孜不倦
◆解鎖百味人生──泰利鎖印店
解鎖人生
小學四年級就會開鎖的小神童
甜蜜的邂逅
印象最深一刻
經營鎖印店的過去與現在
找到自己的工作價值,並樂在其中
◆刻木銘新──超藝木雕木模
來自彰化埤頭鄉,跨越二五六公里,一個男孩轉大人的故事
不用說英語也能幫美軍做家具
創業維艱,失敗了再重來
進入校園成為另類社區老師
◆講究而不將就~為神明服務的神將靴製鞋師──足行精品鞋坊
從三毛錢起步的製鞋人生
面面俱到:不僅合腳,更要合乎心意
不落俗套的製鞋新思維
堅持傳承,永續經營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