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獻【第27輯】族群與惡地

臺南文獻【第27輯】族群與惡地

  • 商品型號: 22278168-27
  • 出版社: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編/作者: 李瑞源、戴文鋒、蔡羽桓、吳建昇、楊貴三、郭勝煒、楊宏裕、許献平、楊士賢、簡佑丞
  • 出版年月: 2025-06
  • 庫存狀態: 下訂後,採購
  • $350


數量

臺南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自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舊稱大員)一帶築熱遮城起,歷經明鄭、清領、日治等時期,隨著政治的更迭,多元民族的衝突與融合,使得臺南擁有豐富的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面對日新月異的文化變遷,著手調查與採集是當務之急,透過文獻整理、文字撰述及田野調查,藉以保存大臺南文化史料。

《臺南文獻》秉持一貫的品質和風格,貼近地方和常民生活,有專業而深入的深論,有一步一腳印的田野調查報告。而自本(27)輯開始,除了以往的專欄外,特別增闢了「臺南文史小故事」,希望兼具學術的專業與文史的普及。

本輯共收錄四篇厚實的學術研究專文,兩篇紮實而圖文並茂的田野調查報導,和一篇水利文化資產的臺南文史小故事。時間的跨度從約九千年前曾文溪河道的竄流,到17世紀以降南瀛社會風土、政治和人群變遷;若從所探討的對象來看,則涵蓋臺南西拉雅族群的民族誌、鄭氏王朝的「東寧之變」,一直到日人油礦開採,戰後臺灣民間歲時祭儀等。這些大都環繞著「惡地」與「族群」相關,因此本期便以這兩個概念作為特輯之名,冀望讀者能藉此重新思考南瀛社會中「土地」與「人群」的關係。

 

目錄

刊頭語/陳文松

 

學術論文

17世紀「西拉雅族」新港社民族誌,兼論走婚社會之探究(上) /李瑞源

眾卿置疑:由史料探究鄭克襲位之正統性/戴文鋒、蔡羽桓

日治時期玉井竹頭崎油礦場的歷史發展/吳建昇

從山上到善化一帶曾文溪、潭頂溪與菜寮溪的地形演育探討/楊貴三、郭勝煒、楊宏裕

 

田調與報導

佳里昭清宮育善堂安太歲與送太歲儀程及其特色/許献平

臺南市白河區廣濟宮慶讚中元普度紀實/楊士賢

 

臺南文史小故事

走讀嘉南大圳的曾文溪過水橋/簡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