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通訊 142:東臺灣(二之二)

臺灣學通訊 142:東臺灣(二之二)

  • 商品型號: 19991878-142
  • 出版社: 國立臺灣圖書館
  • 出版年月: 2025-03
  • 庫存狀態: 下訂後,採購
  • $150


數量

【本期主題】東臺灣(二之二)
臺灣東部由於地理環境限制,對外交通不便,在歷史上或多數臺灣人認知中曾被視為「邊陲」、「化外之地」,呈現迥異於西部臺灣的歷史發展及區域治理。
牡丹社事件後,清帝國意識到東部戰略地位重要,開山撫番,闢路設廳,招募漢人移墾。日本治臺初期,視東部為「第二臺灣」,進行殖產調查及移民拓殖,以及交通建設;1930年代後,作為帝國和總督府的國策會社以「農業臺東、工業花蓮」重塑殖民地邊區。
延續141期,本期希望提供讀者對花東的區域與產業變遷有進一步認識。

封面
目次
導讀
焦點報導 臺灣東部空間特性與行政區劃 文/陳鴻圖 04
殖產調查 東臺灣殖產調查與發展基調 文/陳偉智 08
殖產興業 臺拓的東臺灣殖產興業與區域開發 文/林玉茹 12
交通建設 日治東臺灣的鐵道、公路與越嶺道路 文/孟祥翰 16
港灣建設 花蓮港興築與定期航路 文/朱丰中 19
商業發展 從筑紫堂紀錄 看花蓮港街市況 文/葉柏強 22
臺灣人物誌 東臺灣開拓實業家群像 文/蔡韻涵 25
歷史地景 Karowa的殖民遺緒與轉型正義 文/黃雅鴻 28
館藏書介 風景、建設、帝國圖—館藏東臺灣叢刊 文/陳瑞益 30
封底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圖書館
發 行 人:曹翠英
編輯委員會:蔡錦堂、康培德、戴寶村、周瑞坤
執行編輯:王秀蘭、周慧茹
助理編輯:何幸霖、吳宥緯、陳瑞益
美術編輯:張琳敏
2025年3月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