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部,或稱東臺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長濱文化,新石器時代更有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崗山文化等。
早年,此區域為卑南、布農、阿美及達悟等族生聚之所;十七世紀初荷蘭人風聞臺灣東部產金,派員蒐集產金訊息,始與外界有所接觸。之後,在不同時期因不同需要從外地遷徙而來的族群,經過挑戰、衝突、回應與調和後,成為東臺灣的住民,為這塊土地締造出豐富且多元的文化。
本期介紹東臺灣族群變遷,提供讀者對各族群先祖開發的艱辛有進一步的認識。
封面
目次 02
焦點報導 臺灣東部史前人群與文化 文/劉益昌 04
族群興衰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東臺灣族群興衰 文/康培德 08
族群遷徙 清代東部的族群遷徙(1684~1895) 文/林聖欽 12
平埔族移墾 晚清開山撫番前 西拉雅人在東臺灣的移墾 文/潘繼道 15
原漢關係 清治開山撫番與原漢關係 文/孟祥翰 18
日本移民 日治東臺灣移民事業 文/張素玢 21
歷史地景 浸水營古道─臺灣東西部移民道路 文/鄭安睎 24
庶民生活史 從移民村到客家庄─戰後花東客家移墾 文/黃雯娟 27
臺灣人物誌 阿美族之父 Kolas Mahengheng 文/郭子雄 30
封面故事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圖書館
發 行 人:曹翠英
編輯委員會:蔡錦堂、康培德、戴寶村、周瑞坤
執行編輯:王秀蘭、周慧茹
助理編輯:何幸霖、吳宥緯、蔡韻涵
美術編輯:張琳敏
2025年1月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