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

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

  • 商品型號: 9786267428290
  • 出版社: 野人文化
  • 編/作者: 阿寶
  • 出版年月: 2024-03
  • 庫存狀態: 下訂後,採購
  • $460


數量

★自然生態與山林農作書寫經典★
★★特製書衣海報收錄作者手繪雪劍山列圖、山林繪與題字★★

關於青春的迷惘、自我的追尋、價值的衝撞、自然的救贖、生命的領悟

== 在山林中尋覓自我、重獲自我、忘記自我
靠天錘鍊‧自然成長勵志之作 ==

很多年輕時的明白不一定是真的明白。卻是純粹而透澈的。
終覺年輕時那段沉重心境,是逼迫自己這般活法的真實原因。


  2004年3月首刷初版的《女農討山誌》,推出後好評如潮,作者阿寶真誠動人的文筆、山間農作的生活紀實,以及透過販售水果傳遞出去的訊息,打動無數海內外讀者,對環境的影響至深至遠。2004年陸續獲得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類、金鼎獎等桂冠。《女農討山誌》已成為臺灣自然書寫重要的里程碑與典範之作。【二十週年經典版】特製書衣海報,圖文全新編排,加入作者四篇重量新作,與多篇文末20年回顧,展現深刻多重的關懷面向以及寬闊的思考。

  20年來,女農在山林中不懈、踏實地勞動,體悟自他生命的生存價值。【二十週年經典版】像是一部拍了20年的紀錄片,作者將自己解構、重組,誠實面對從農後種種複雜的心境與轉折,從出世、入世,再出世,思索、處理自己的內在與世界的關係,希望給支持的老讀者一個交代,也讓新讀者看到她真實、充滿風霜波瀾的討山生命。

  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書中,少有長期記錄個人實踐過程的著作,19世紀中葉亨利‧梭羅的《湖濱散記》是全球典範。在21世紀的臺灣,女農阿寶如是堅持20年,以尊重自然的方式耕作,日夜揮汗、灑淚,歷經困頓、苦澀、喜悅,種種付出刻在寸寸土地上,真實不虛。

  年少時,了解到自己個性的不適社交與對自然山林的嚮往,遂背起重達20幾公斤的裝備獨自登山,自助旅行、寫生,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環遊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體力的極限、筋骨的熬煉、意志的磨練,成為她日後面對挫折的能量與養分。

  20年前的起心動念,充滿志氣雄心,逼自己從舒適區出走,希望將對土地的關懷付諸行動,於是在梨山山上蓋起自己的房子,種下自己的果園,幾乎完全抽離物質生活,卻不得不斷扣問世界的運作邏輯,從討山的緣起、舉債、蓋房子、搭竹架,除草、滅蟲、耕作、擺攤到與盤商打官司等等,忠實呈現無遮的現實與波折。2007年起為了陪伴母親,作者在宜蘭與梨山兩地奔走,風風火火走入社會運動。【二十週年經典版】增加的〈從有機到友善〉、〈食安與農安〉、〈積極前瞻的國土願景—農地止血與里山倡議〉等新文,便是作者二十餘年來見證高山農業的峰迴路轉之後,對農業與國土計畫等環境議題的重新審視;並希望致力推廣友善農法,鼓勵農友直接和消費者互動,分享耕作場景,將中間商刪除的訊息補回來,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促成大家用自己的消費,為世界做些改變。

  年輕時的憤懣已漸漸平息,作者也終於在自己的生活和對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的憂心之間找到平衡,不再讓憤怒、憂急和沮喪挫折心靈。果園規模愈來愈小了,病蟲害的侵擾雖仍年年發生,但總有足夠的收成。造林的樹木日益高大,從慣行農法轉型的果樹,大都已病弱死亡,重新定植的果樹,在無藥無肥的條件下生長,反倒健康許多,產量甚至不亞於一般施肥用藥的果園。松鼠、鳥兒和動物們棲於林中,取食水果,是皇天后土的慷慨。恰如當年的期待,一步步向荒野靠近。

  「我不知道傳述這個過程,是否對別人有幫助,唯願認真的靈魂相互交流。」

 

目錄

新版推薦序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之間斷裂的紐帶郭華仁
新版推薦序履行一個對土地的𠄘諾金恒鑣
新版推薦序從討山到越過高山馮小非
新版推薦序七分憨膽第一勇凌拂
新版推薦序把自己像植物一樣種下來楊語芸
新版推薦序農為國本,持續二十年的耕地守護田菁&茶
初版推薦序《湖濱散記》(二)徐仁修
初版推薦序對土地的承諾金恒鑣
初版推薦序像山一般的思考王鑫
初版推薦序生命可以短暫,美麗卻要永恆孟東籬

新版自序第二十個春天

I勇氣
1討山緣起
2貴人
3精神夥伴
4舉債
II揮汗
5套袋三昧
6從耕地走回荒野
7剪枝
8除草
9吾亦有廬
10殲蟲記
III百味
11擺攤記
12靠天吃飯
13官司記
IV激盪
14生命的沉思
15從有機到友善
16食安與農安
V守護
17天籟
18人籟
19血肉之軀
VI瞻顧
20中橫沿線農業開發始末
21積極前瞻的國土願景—農地止血與里山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