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菇觀察入門

野菇觀察入門

  • 商品型號: 9789573284147
  • 出版社: 遠流
  • 繪 者: 黃崑謀
  • 編/作者: 張東柱、周文能
  • 出版年月: 2019-02
  • 庫存狀態: 1
  • $500


數量

◎台灣第一部本土自製野菇觀察百科,全方位入門指南。

◎36幅細緻博物畫,500多張珍貴生態照,數十幅精密圖解與顯微照,多角度呈現野菇之美。

◎深入淺出的生活化敘述,豐富的延伸資訊,是最佳鄉土自然教材。

◎野菇研究專家、優秀生態畫家、資深編輯團隊傾力合作結晶。曾獲金鼎獎最佳編輯獎肯定。

 

看見野菇的神祕之美,揭開野菇的身世之謎

野菇出現在庭院角落、街頭公園、叢林野地或深山峻嶺;它們有的美麗深邃、有的小巧可人;有的可養生入菜,有的讓人迷幻中毒;它們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而是歸屬於獨立的真菌界。

又稱為「大型真菌」的野菇,部分普遍見於日常生活,例如餐桌上的草菇、香菇、金針菇,以及珍貴的松茸、靈芝與冬蟲夏草等;然而,野菇種類遠比我們以為的更為繁複,面貌更為多元多變,甚至還有著教人嘖嘖稱奇的生態習性。例如──

倚木而生的毛頭鬼傘,它們一旦成熟,菇體開始轉黑、自溶,噴墨一般的逐漸銷融,短短四十八小時後,墨水滴盡,只剩一根光禿禿的菌柄。因此又暱稱一夜菇、墨水菇。

鬼筆科的頂端常見鐘形子層托,滿覆黏液,並發出惡臭,以吸引各種昆蟲幫忙傳播孢子。其中如竹蓀,菌蓋下會著一襲長長的網狀菌裙,隨風飄逸。有菇中皇后、僧笠菌之稱。

西方童話故事裡的野菇,則多屬鵝膏科,鮮紅大傘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點,菌柄基部膨大如球莖狀,模樣既萌又討喜。但其實具強烈毒性,有迷幻作用,別稱蛤蟆菇。

……

《野菇觀察入門》全面且深入探索野菇的豐富樣貌,帶領讀者領略自然生態的無窮奧祕。

 

詳實圖解野菇面貌生動敘述野菇特性

本書是認識菇類的圖解全書,由野菇研究專家張東柱、周文能合著,自然生態畫家黃崑謀繪圖,遠流台灣館編輯製作,是傾各方之力完成的科普讀物。

循序漸進剖析野菇的各個面向,文字簡明生動,圖像照片清晰珍貴,是初進野菇迷人世界者的入門指南,亦是野菇觀察記錄愛好者的實用百科圖鑑。

全書概分為四個部分──

認識篇綜觀菇類的基本概念,包括菇的特徵、分類系統、構造外觀、演化脈絡、營生模式等。

相遇篇探討菇類的生長特性,以及與環境的關聯性,並提供賞菇時機及台灣菇類分布的相關資訊。

觀察篇本書的重點。以深入淺出的菇類生態圖解,呈現常見五大類三十六科菇類的典型樣貌,提供外觀辨識的要點,並詳述該科野菇獨特的生態習性、相關應用,以及其他有趣的知識。

附錄提供野外實地觀察、微細特徵觀察的行動指南,以及如何避免誤食毒菇等實用建議。

 

目錄

 

序一        是文明也是享受/李家維

序二        從野菇看天下/郭城孟

圖錄

如何使用本書

 

認識篇

什麼是菇/野菇萬花筒/菇的家族/從頭到腳細看菇/顯微鏡下的奧祕/菇的身世/菇的一生/孢子的保護與傳播/菇的生存絕招/菇與人

 

相遇篇

野菇在哪裡/賞菇好時機/野外賞菇去

 

觀察篇

蠟傘科/口蘑科/鵝膏科/粉褶菌科/光柄菇科/環柄菇科/傘菌科/鬼傘科/糞傘科/球蓋菇科/絲膜菌科/紅菇科/側耳科/裂褶菌科/牛肝菌科/靈芝科/多孔菌科/齒菌科/皮革菌科/柄杯菌科/刺革菌科/雞油菌科/珊瑚菌科/革菌科/鳥巢菌科/馬勃科/硬皮馬勃科/鬼筆科/木耳科/柔膜菌科/核盤菌科/火絲菌科/肉杯菌科/馬鞍菌科/炭角菌科/麥角菌科

 

附錄

如何實地觀察野菇/如何觀察微細特徵/如何避免誤食毒菇/推薦賞菇地點/菇類記錄表/名詞索引/延伸閱讀書目

資料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