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友好」異論:該如何克服互相理解的認知齟齬和立場矛盾?

「台日友好」異論:該如何克服互相理解的認知齟齬和立場矛盾?

  • 商品型號: 9786269979660
  • 出版社: 游擊文化
  • 編/作者: 笹沼俊暁
  • 出版年月: 2025-11
  • 庫存狀態: 1
  • $450


數量

填補二戰後當代史的認知空白,體察地緣政治下的幽微情緒

相互凝視當前的政治社會實況,踏實耕耘促進多元民間交流

「台日友好」的終極理想目標——攜手對抗各種隱蔽的暴力

 

  旅居台灣近二十載的日籍學者笹沼俊暁以中文書寫,面向公眾讀者,發出異於主流聲音的異邦人之言。從跨境的視角,批判反思橫跨台日間的思想矛盾與認知落差,以評論洞見做為增進相互理解的中介橋梁。期盼台日公民社會透過各種交流管道,一同促進彼此「學習∕回饋」迴路起作用,令雙方「贈與∕互酬」機制活絡運作。寫作本書正是此種努力的一環。

 

  《「台日友好」異論》不是一本反對友好的書,而是一部追問「友好」真正意義的作品。作者以銳利而誠懇的視角,挑戰表面化的「友好」想像,直面歷史與權力的不對稱。本書從未否定友誼,而是提醒我們:真正的友誼不應害怕衝突,唯有透過批判與理解,才能抵達彼此真正看見的地方。

 

  這部評論集宛如時間膠囊,封存了一位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者∕評論家,對於真實世界的動盪變化(新冠疫情、烏克蘭戰爭、東京奧運、台海危機、安倍晉三遇刺、能登大地震等)的沉思與抒發。如今以嶄新架構編排而成的文集,向後疫情時代,身處「台灣有事」陰影下,憧憬「台日友好」的讀者們敞開,發出閱讀、思辨及對話的真摯邀請。

 

  ◎台灣該如何面對日本的危機

  台灣人普遍認為日本是民主國家、日本的民主沒什麼好擔心。然而,「川普2.0」證明了在任何國家,民主都是易碎的。其實,近十幾年來日本的民主不斷面臨破壞危機。

 

  ◎日本國憲法與台灣

  近年來國際社會激變,戰後日本的和平主義正處於嚴峻的考驗時刻。甚至台灣有民眾表示,希望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可以為保衛台灣出兵。台灣民眾真的願意日本放棄和平主義理念嗎?

 

  ◎在疫情之下反思台日當代史

  現在須再度反思的,不只是疫情期間哪個國家較優秀、哪個政府較差勁,更是當時所顯現出來的社會格局及其歷史背景為何。否則,未來「另一種危機」來臨時,那樣的社會結構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讓問題爆發。 

  

  ◎日常生活中的台日矛盾

  橫亙在台灣和日本之間的矛盾、齟齬,不僅存在於抽象言論中,也可以從日常生活的某些傾向、行為習慣察覺出來,而歷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等學術論述不一定關注這些瑣碎事情。

 

  ◎面臨潛在浩劫的台日民眾

  人類每當面對自然災害時,雖然受創、受苦,卻總能擺脫危機,重建生活。但核電帶來的災害則完全不同。輻射污染會讓一塊土地變得幾乎永遠無法居住,而且核電廠集中象徵著一國政治、社會、經濟等的矛盾。

 

目錄

推薦序  「無緣者」的獨立評論/張正
序  被隱蔽在台日友好矛盾中的旅台日人

第一部 台灣該如何面對日本的危機?
日本的「戰後民主主義」與台灣
日本的戰後民主主義,對當代台灣民主有什麼意義?
安倍身後留下的,是一個如同打開潘朵拉盒子的日本
——從日本當代政治思考台日關係(上)
《麵包與馬戲團》政治娛樂小說反映出日本社會的歪曲
——從日本當代政治思考台日關係(下)
近代日本的「敗者」與上野公園
——讀柳美里《JR上野站公園口》
對抗被隱蔽的暴力之「台日友好」

第二部 日本國憲法與台灣
烏克蘭戰爭下,在台灣重新思考日本國憲法
日本護憲派的困惑和混亂
——烏克蘭戰爭下,在台灣重新思考日本國憲法(二)
論《這裡是羅德斯:東亞國際主義的理想與現實》
——從「小國主義」角度反思台日關係
由於都經歷過苦難歷史,台灣人和沖繩人必定能互相理解
——在日台灣人作家的苦惱和他所寫的沖繩

第三部 在疫情之下反思台日當代史
日本防疫政策的失敗與大日本帝國的亡靈
從日本二戰後的社會發展,看台灣新冠病毒「總體戰」
染疫太多就不要檢測吧!
——蒙住眼睛不願面對疫情的日本人
在日本,「右翼」到底是何種存在?

第四部 日常生活中的台日矛盾
我為何書寫中文?
——一個日語母語者在台灣的困惑和煩惱
我為何不能說日語?
——擁有白人面孔的日語作家,在日本的困惑和煩惱
日本人都守時有禮、台灣人都熱情不拘小節?
——台灣眼中的「日本刻板印象」與自我形象
頂大菁英的空殼
——從日本學歷主義思考台日社會
讀書無用與民粹
——從反智主義思考台日社會

第五部 面臨潛在浩劫的台日民眾
日本的噩夢
——「南海海槽大地震」與富士山噴發,已經進入倒數計時
在地震大國蓋核電廠
——為何日本不應該重啟核電?
在地震與核災面前,日本社會的隱憂
戰後日本產業社會的瓶頸和核電(一)
——日本如何引進且推行核能?
戰後日本產業社會的瓶頸和核電(二)
——在日本反核運動有何種意義?

結語  未來台灣和日本該往何種方向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