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想著台灣史的一個片段,
一面思索這個國家的將來……
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他來到台灣。
一九九三與九四年,兩度踏上這塊土地,他滿懷理性與感性,閱讀這個島的魅力。
從歷史的經緯,他前進幾個世紀,釐清流民之島的身世脈絡;
從國家文明的概念,他對台灣產生愛和危機感;
從一個日本人的身分,他被質問「為什麼丟棄台灣?」
他以俯瞰的角度,寫出那個年代青年的青春氣盛,無奈焦慮和矛盾;
以精準的觀察,在台北小巷,在花蓮太魯閣,在嘉義,在基隆,在日月潭……述說鄉愁的眼淚,法的甦醒,愛的書簡。
以場所的悲哀,與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對談,在歷史關鍵,珍貴透析島民的核心價值。
台灣紀行,是一場溫柔追問認同之路的漫步;是給予我們必然重生繁盛的祝福之旅。
許多遺忘的歷史,像一頂品格高貴的冠冕,由司馬遼太郎為我們戴上,讓我們找到純正良善的自信,熱淚盈眶。
★★★本書收錄★★★
李登輝、司馬遼太郎對談〈生在台灣的悲哀〉
本書特色
這個國家的前途,沒有不樂觀的道理。
在這座小島上,眾多的人們勤奮工作,積起了世界多數的財富,
如果還會遭遇不良的命運,那麼製造這種不良命運的根源者,
無可置疑,必將遭到上天的懲罰。__司馬遼太郎
1.本書是遊記也像是隨筆,深入閱讀,一層層剝開台灣史中的政治、經濟、人文等議題。
2.司馬遼太郎用小說家獨有的人文筆觸,勾勒出當時台灣人的個性與情緒。
3.細膩刻劃重要卻被忽略的史實人物,例如葉盛吉、柯旗化、沈乃霖等人的故事。
4.作者對時局有敏銳觀察,台灣人閱讀本書,是重新認識這片土地,同時有被理解的心情。
目錄
流民與榮光 019
葉盛吉傳 028
長老 038
高低不平的騎樓 048
歷史的回聲 059
兩艘船 070
李登輝先生 082
續‧李登輝先生 092
南方的俳句詩人們 104
老台北 116
馬的寓言 128
兒玉‧後藤‧新渡戶 139
吃潛水艇的故事 152
客家人 163
招牌 173
魂魄 185
沈乃霖醫師 197
伊澤修二的傳人 208
海之城 219
海獠的好漢 230
八田與一的遺愛 241
珊瑚潭畔 251
鬼 261
山川草木 272
嘉義所思所想 283
山中老人 292
日本輪來相迎 303
浦島太郎族 313
大恐慌與動亂 322
寓意的文化 333
原住民的怒吼 343
大野先生 352
千金小姐 363
花蓮的小石子 374
太魯閣的雨 385
對談‧生在台灣的悲哀——李登輝‧司馬遼太郎 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