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有影:發掘無形文化資產╳傳承珍貴在地記憶

無形.有影:發掘無形文化資產╳傳承珍貴在地記憶

  • 商品型號: 9786267275443
  • 出版社: 蔚藍文化
  • 編/作者: 林茂賢,林承緯,徐亞湘,黃文博,黃世輝,黃季平,趙守彥,謝國興,鄭明承
  • 出版年月: 2024-12
  • 庫存狀態: 下訂後,採購
  • $340


數量

★第一本無形文化資產介紹&普查完整教學手冊
★9位無形文化資產重量級作者引領你發掘臺灣無形文化價值!


  「有影Ū-iánn」[形]:真實不虛的。
  透過映照、側寫和折射,發掘無形的文化內涵和狀態。
  無形亦是有影,有影便是存在。

  ●無形的文化資產,有影的文化記憶!

  有影,取其詩意的說法是,非直接看見其型態的存在,而是透過映照、側寫和折射,意識發掘無形文化內涵和狀態。

  這些無形的文化記憶/技藝、在地生活內容,其實都是「有影Ū-iánn」的存在,在台灣的每一處角落,有多元繽紛的發展,實應透過普查研究,來紀錄、保護、傳承這些具有珍貴價值的在地文化。

  ●踏查在地,描出無形文化輪廓

  相對於有形的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更深植於傳統社群、社會情境及常民生活之中,也常因時空、社群、環境的變動,而改變其傳承延續及表現形式。

  近年來,社會結構、生活型態及價值觀的急速轉變,對本土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提出了新的考驗,往昔文化表現與實踐的保存、傳承與延續也面臨到了困難。

  政府如何從法規政策及行政程序方面保護無形文化資產?文化資產又該如何認定?

  首要工作即是——普查。詳細地說,就是廣泛普及並兼具系統性的調查採集和理解。

  ●洞悉文化資產意涵,凝聚在地情感與價值

  要能適時保護如「現在的過去」(the present past)的無形文化資產,唯有先透過廣泛普及並兼具系統性的調查採集,來掌握文化全貌,才可能從中擇取、保留文化資產價值,以及值得透過相關法令來進行保存維護的對象。

  透過長時間且廣泛的探查和理解,將多重記憶層裡的地方情感與集體認同變得清晰。普查後經由「登錄認定」程序來保存及後續維護,凝聚在地情感、傳承文化生活面貌。

本書特色
  ★開頭3篇好讀易懂懶人包,無痛認識無形文化資產!
  ★文末附有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名錄。
  ★獨家收錄文資評估過程、獅陣珍貴普查實際案例。

 

目錄

序言 開啟無形文化資產世界的撇步 / 林茂賢

[Q&A] 什麼是無形文化資產?與我們生活的連結?
[Q&A] 無形文化資產定義?有哪些種類?
[Q&A] 無形文化資產是怎樣產生的?我們可以怎樣協助?

壹、無形文化資產探尋之路——無形文化資產的概念及方法 / 林承緯

貳、無形文化資產調查專題研究

一、傳統表演藝術 / 徐亞湘
二、傳統工藝 / 黃世輝
三、民俗 / 謝國興
四、口述傳統、傳統知識與實踐 / 黃季平
五、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評估及行政措施 / 黃文博

參、無形文化資產的普查機制及操作方法 / 鄭明承
一、準備篇
二、調查篇
三、建檔篇
 
肆、無形文化資產專業攝影概論及方法 / 趙守彥

伍、普查實戰演練篇 / 鄭明承
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規劃示例——獅陣
二、無形文化資產普查案例——獅陣

附錄 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名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