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食臺東:人與土地的共學、共作、共創
- 商品型號: 9786264176835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 編/作者: 吳佳芬、賴安芝、羅紓筠、Lisin Icyang(田瑞珍)、牟迎馨
- 出版年月: 2025-11
- 庫存狀態: 下訂後,採購
$550
慢食精神在臺東成熟發展,並非偶然,
而是源自一整套以土地、文化與人為核心的治理哲學。
臺東自2015年起倡議慢食精神,藉由每年臺東慢食節落實內涵。臺東慢食強調「從土地出發的飲食行動」,是「從產地到餐桌」的透明關係,以及生產者、料理者、消費者三者之間的共好精神。這樣的詮釋,讓慢食不只是飲食文化,更呼應臺東慢經濟政策,並成為核心靈魂。2025年臺東慢食運動滿10年,透過本書讓外界更理解臺東慢食節發展的歷程與核心概念。
慢食精神在臺東成熟發展,並非偶然,而是源自一整套以土地、文化與人為核心的治理哲學。臺東縣長饒慶鈴所提出的「慢經濟」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地方治理的宣言——不傾向快速開發、拒絕短線思維,強調以慢的節奏打造深刻底蘊。
在這樣的框架下,臺東慢食節不僅讓外地人嚐到風土滋味,更讓臺東人重新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慢經濟也讓青年返鄉不只是理想,而是可行的生計選項。臺東的成功經驗在於:用「慢」重新定義「發展」;不是速度的比拚,而是韌性的培養;不是一時的亮點,而是長久的光。
目錄
序 慢食10 年 臺東的味道,世界的風景 饒慶鈴
序 慢,是一種生活的速度,也是一種治理的高度 陳美伶
前言 從土地出發的慢經濟哲學
第一部 慢的力量
1.1 起點:導入中央計畫,整合資源 從產地餐桌定調慢食精神
1.2 擴散:跨域結合,品牌定位 一場慢的策展
1.3 輸出:爭取發聲權,強化自信 慢的創生
1.4 交流:走向世界,永續發展 臺東慢食模式驚豔國際
第二部 土地的滋味
2.1 海線與島嶼 靠海吃海的太平洋子民
2.2 縱谷地區 群山環抱賜予豐富物產
2.3 南迴地區 在山田溪間汲取生命養分
2.4 臺東平原及周邊 族群交會下的飲食記憶
第三部 人與土地的對話
3.1 共農共食X曾于庭&童亞琦 啜飲濃縮土地甘甜的慢滋味
3.2 宜興園X呂增興&莊玲宜 找回記憶中的臺東味
3.3 恰比兔子X裴友涵&黃秀雲 從食物裡慢慢找到嚮往的生活
3.4 出力釀製酒 X 許震詮&高莎莎 釀出部落與土地之間的連結
3.5 日出禾作 X 黃瀚 從延續傳統中與世界對話
3.6 貓俬廚 X 楊小貓 被山海黏住的料理魂
3.7 蓋亞那工坊X Ibu 從保種連結慢食核心精神
3.8 艾蘭哥爾咖啡X張弘典 從土地生長的慢食經濟學
3.9 旗遇海味X林昱濱 離海最近的餐桌
3.10 臺東縣長饒慶鈴 在慢食中落實慢經濟
3.11 津和堂執行長郭麗津 一口一口吃回土地的美好
3.12 米其林綠星主廚郭庭瑋 看見臺灣味的未來
3.13 專欄作家王南琦 從土壤長出獨一無二的料理
3.14 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 打造臺東人自豪返鄉的節慶
3.15 臺東縣慢食協會理事長涂裕苓 從飲食風土開始認識家鄉
3.16 飲食文化策展人馮忠恬 用慢食理解風土和生活節奏
3.17 美食評論家高琹雯 站在幸福生活的起點
3.18 臺東作家劉襄群 用一輩子慢慢探索臺東的美好
3.19 綠色餐飲廚神簡天才 用料理撐起小農和土地
第四部 慢食.擴散.永續
4.1 慢食的擴散 重塑地方發展典範
4.2 慢食的永續 與國際浪潮深層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