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席台灣風土的飲食對話,
從土地長出的傳統風味,在你我的味覺習慣中,
爬梳出彼此共有的文化記憶……
這些從台灣風土長出的滋味,有米、有肉、有茶,各色料理養成了我們的味覺基礎,而那些鮮美、甘甜又讓人印象深刻的味道基底,在在顯示出由我們土地養成的各種飲食深層記憶。那記憶或許來自無窮盡的愉快飲食體驗,更是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實感。
跟著胡川安老師,從飲食考察的角度展開筆上吃播,一起來認識你我熟悉的台灣味背後的各種故事,透過文字想像在舌尖舞蹈,也探看各地風土成就出的不同飲食風情。
一起來探看台灣風土滋養出哪些台灣味:
❖米飯是日本料理的起點?也是台灣飲食文化的出發點?
❖一到端午節總是要戰南北的粽子究竟有何差異?
❖最深入每個人家中的鮮味是白斬雞?
❖從早到晚都吃得到的彰化料理是爌肉飯?
❖仙山而來的仙草到底有多「仙」?
台味說不盡,但還是要說,一開始就從土地說起。
從米到白飯到各式鮮味與甘甜,每天理所當然,
但別忘記其實得來不易……
目錄
推薦序 道地台灣味,不得不考察/曹銘宗
知味推薦/Hally Chen、吉雷米、李文成、鄭順聰、盧建彰、謝仕淵
自序 了解台灣味,先了解台灣
前言 從食物思考台灣的文化
PART 1 台灣米麵香
01白飯──從米開始的飽足之旅
02滷肉飯──無論南北都美味的肉汁與飯香
03米粉──一股溫潤的懷舊氣味
04鹹粥──一碗既複雜又簡單的美味
05碗粿──不同地區,生出豐盛簡樸各異的滋味
06米糕與油飯──糯米與山珍海味的巧妙搭配
07粽子──連結到端午的記憶
08切仔麵與擔仔麵──一碗麵,北中南的不同演繹
09客家粄食──豐富米食的無限可能
PART 2 台灣鮮味
10白斬雞──深入每個人家裡的單純美味
11刈包──跨越東西文化的虎咬豬
12貢丸──想吃點肉味時的彈牙調劑
13烏魚子──冬季來自大海的禮物
14黑白切──豐富多樣的百搭配菜
15薑母鴨──從冬令進補轉化到歡聚時刻的鍋物
16羊肉爐──中部、南部各有滋味的冬令特色
17爌肉飯──從早到晚都吃得到的彰化在地味
18雞肉飯──飄洋過海來台成為嘉義道地味
19宜蘭菜──獨特風土帶出的獨特菜色
20總舖師的辦桌菜──看見台灣宴席料理的豐盛美好
21客家小炒──傳統中有創新的客家菜代表
22牛肉麵──台灣發明的川味
23肉圓──繽紛豐富的口感大集合
24蚵仔煎──巷口夜市那熟悉的鮮香味
25鹽酥雞──台式油炸的美味奧義
PART 3 台灣冰、茶與酒
26台灣冰──從無冰到文明飲冰的小歷史
27泡沫紅茶──珍珠奶茶的前世記憶
28珍珠奶茶──從台灣走向世界的代表茶飲
29啤酒──台灣「上青」的一味
30台灣茶──茶鄉帶來的產業文化記憶
31仙草──本應天上有的仙山產物
32客家茶──逢客必有茶,關於東方美人的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