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術研究之中,臺灣少數族群文化發展的性質、功能及其制度定位,以及地方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新興研究議題。本書藉著理論、政策、族群研究、族群資料庫四個面向,以批判理論的觀點,從理論、社會事實、族群政策三個層次,在過去的多元文化/族群/客家研究上,開始「重構客家」,作為未來族群政治發展的基礎,並找出客家文化再創造的結構力量與機制。*本書為〝客家研究HakkaStudies〞叢書新書。
目錄
導論族群理論與政策的反思:以「客家」為核心的思考
張翰璧、蔡芬芳
第一章來回部落主義與多元文化之間的「族群」足跡
張翰璧、蔡芬芳
第二章從「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看客語的語言活力
陳秀琪、賴維凱
第三章從臺灣客語政策檢視客家少數腔調的現況
賴維凱、陳秀琪
第四章族群互動下的語言影響:以桃園客庄分類詞使用為例
黃雯君
第五章選舉制度與族群政治:苗栗縣及新竹縣立法委員選區劃分對閩客族群政治影響
王保鍵
第六章客家社區推動都會環境保育的客家族群性:制度分析與發展架構
孫煒
第七章客家文學中的族群與臺灣主體性敘事:《殺鬼》及《邦查女孩》
黃菊芳
第八章臺灣族群主流化政策指標的建構
張陳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