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告訴你「賽夏」名稱的由來、賽夏人的生活世界和社會運作,以及文化傳承模式,深入淺出地說明賽夏社會建構和維繫的關鍵機制,以及疊合併納多元文化要素的特性。同時,藉由分析信仰祭儀和文化傳統,尤其是大眾覺得神秘而好奇的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凸顯出賽夏人運用和掌握象徵資源(如儀式行動或象徵物),轉化外界矛盾衝擊的智慧。
賽夏族是臺灣原住民族中一個人口很少的小族群,長期在周遭不同人群競合與政經情勢快速變化下,很早就發展出超越部落層次的族群認同,展現獨特的凝聚力和強烈的集體意識。透過本書,不但可以理解賽夏社會動態建構的過程,也可以重新思考跨越時空變動的文化生命力。
目次
總 序
自 序—流動變化中未曾遺忘過去的民族
第一章 導 言
第一節 「賽夏」族名的由來
第二節 學術分類與研究焦點
第二章 活動區域與邊界歷史
第一節 區域空間與地景
第二節 聚落分佈與流域聯盟
第三節 族群互動與「番界」歷史
第四節 口語傳說中的他者情結
第三章 父系姓氏群與社會動力
第一節 賽夏姓氏與父系社群
第二節 父系姓氏群與跨部落連結
第三節 領導權與社會階序
第四節 個人能力與祖先智慧
第四章 家、性別與生命繁衍
第一節 婚姻與家庭分工
第二節 性別與異質力量
第三節 生命力與貼草
第四節 收養與收義子女
第五章 信仰祭儀與文化實踐
第一節 祖先與神靈的超自然力量
第二節 外來宗教的吸納與轉變
第三節 傳統儀式的復振與創新
第四節 「巴斯達隘」祭典與認同的建構
第六章 生活世界轉變與物質符碼延續
第一節 早期物質生活的基礎
第二節 市場經濟和觀光消費
第三節 儀式象徵物作為記憶座標
第四節 過去遺產的當代意義
第七章 結語:流動中的傳承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