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關注2000年後台灣女作家的女性塑造與女神再製,探究女作家如何在研讀歷史人物傳記、神話故事、史料文獻的基礎上,重寫神話經典中的女神和歷史知名女性,以當代女性觀點揣摩其幽微心事,賦予她們書寫能動,或將她們放置於當代職場女性處境中,展現當代女性在公領域形象和私領域感受間的反差。再者,女作家也觀察並反思媒體操作下的藝文消費、故事行銷、時尚及觀光產業,批判「女神」成為刻板標籤的同時,更進一步從知識面、敘事力、商品化、病理性等多元角度,重構女神基因,回應當前的性別想像和社會議題,創造豐富而多面貌的女神圖譜。
目錄
緒論 重構女神圖譜
一、多面女神:狂暴與慈愛的化身
二、重讀女神:歷史女性的重訪與改寫
三、標準女神:媒體操作與父權建構的範本
四、再製女神:知識面、敘事力、商品化、病理性的女神圖譜
第一章 攝影師.茶仙子.異鄉人
——《CHINA》與《幸福之葉》的敘事框架與女性觀點
一、前言:只能被西方男性看視的東方女子?
二、戲台上的鑑定師與攝影師:挑戰西方男性的霸權與目光
三、閨房外的大腳茶仙與男裝女身:女性形象的反思與重塑
四、戰爭中的異鄉人:思鄉病的男子與知識型的女性
五、結語:兩種異鄉人
第二章 三毛.母女.撒哈拉
——《撒哈拉之心》中的三毛重寫與沙漠重走
一、前言:重返「三毛熱」
二、精神上流浪的母親與主婦
三、重詮三毛愛情神話
四、女兒的重走與母親的重寫
五、結語:「我的」撒哈拉,「三毛熱」的回音
第三章 吳爾芙.女文青.引路人
——《文青之死》中的文創反思與憂鬱重探
一、前言:以「其後」視角,重看自殺的文藝前行者
二、隱晦不明之物:〈在幕間:一則偽評論或偽小說〉的瘋狂與寫作
三、文青成了母親:〈文青之死〉中的死與生
四、治「鬱」良方:〈日正當中〉中的憂鬱(症)
五、結語:調整時差,繼續Fighting
第四章 多神信仰.雙面米妮.淡水文旅
——《想你到大海》中的女性重塑與觀光反思
一、前言:跨時代的女異鄉人之聲
二、有話要說的島嶼妻:重讀傳道者,反思其偉業
三、女異鄉人的回眸:重讀男異鄉人,反思故事產業
四、雙面米妮的多神觀點:重複歷史情境,包容在地信仰
五、結論:導覽員與書寫者的敘事交織
第五章 女神.女漢子.女病人
——《女神自助餐》中的職場女性困境
一、前言:來當代受苦的女神
二、女漢子與口內炎:〈女神自助餐〉中的職場陽剛與病弱形象
三、高頻音、眼淚與歇斯底里:〈嫦娥應悔〉中的女性標籤與言語暴力
四、走下講台和舞台:〈在河之洲〉、〈靠北克莉絲汀〉中的大齡單身女性與失 婚女性
五、結語:給下一世代女性的備忘錄
結論 再製多樣化的當代女神
一、日記、手稿、筆記與信件:「偽造」文件與真實情感
二、攝影機、戲劇、夢境:構築真偽相連的通道,反思文創消費的現實
三、書寫動能與遠遊實踐:形塑讀/寫/說故事能力的當代女性
四、母親、寡婦、失婚婦女為女神基因重新編碼
五、結語:再製女神未來與未來女神
謝誌
徵引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