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商品目錄 » 本土e冊 » 民俗.宗教信仰.文化.產業 » 【將本站加入書籤】 我的帳號  購物車內容  結帳   

NT$680

物質、隱喻與信仰:臺灣當代漢人民間宗教生活中的儀式力量

※此為訂購書籍,調書約需3、4天。 ■簡介 民間信仰是臺灣漢人地方宗教文化底蘊的重要成分,地方社會的運作中充斥著民間信仰這個潛臺詞。對於臺灣民間宗教文化的認識,若是僅靠媒體的報導或有限的親身經驗,很可能只停留在「8+9」、燒香拜拜、廟會熱鬧活動等刻板印象;這些印象看似具象、讓人習以為常,但個中靈力的真偽及信眾的瘋狂程度,又常給現代人一種神祕與莫名的距離感。本書提供的社會科學解讀,有助讀者跳脫片面及刻板印象的窠臼,獲得多元又不失全貌視域的科學性理解,從而能夠理解為何民間信仰能「去中心卻成整體」、「雖傳統卻又後現代」。 宗教社會學長期以來習慣從信仰來定義並理解宗教,忽略了儀式及儀式的物質性具有更多的潛能。本書透過大量的田野觀察與資料分析,從「境」、「進香」、「陣頭」、「建廟」這四個重要的向度切入,論述為何「儀式」是理解臺灣漢人民間信仰內涵的鎖鑰,並且在分析中提出「隱喻運作」來捕捉民間宗教文化的核心運作。本書嘗試闡述這些奠基於儀式之上的多元隱喻運作,如何創造了許多外溢的抗拒力,以及「宗教」與「非宗教」之間的異質共構,成為說明民間信仰在現代進行擴張、傳散又相互連結為一整體的密碼。這個密碼同時解答了,在現代治理的臺灣,傳統的宗教形式為何仍能持續找到生存與發展的立基點。 ■目錄 圖表目次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一、藤蔓與枝條   二、民間信仰的多元性:「民間」作為知識對象類別的正當性基礎   三、相關研究回顧與研究策略:開展以儀式為中心的考察   四、本書結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理論框架:儀式中的抗拒力、物質性及隱喻性   一、儀式的宗教性   二、儀式的抗拒(resistance)潛能   三、物質轉向(material turn)下的宗教理解   四、儀式物質性的啟發:儀式的隱喻基礎   五、本書分析框架的理論定位 第三章 「境」:儀式社群與儀式權威   一、從府城說起   二、從七寺八廟到府城聯境組織的四安境   三、府城的「境」與「交陪境」   四、「境爭」:境域流動現象背後的儀式象徵性   五、「厚禮數」的府城   六、多層次的公共性   七、香境:天下第一香(西港香)   八、小結:儀式與儀式物的象徵化運作 第四章 進香:儀式分神與跨域連結   一、進香與朝聖理論   二、臺灣進香活動的特殊性   三、兩個意義的翻轉:進香的開放性與文化資產的公共性   四、作為信徒儀式的徒步進香:徒步進香作為召喚活動   五、徒步進香過程中的「分神」:儀式物的非儀式功能   六、徒步進香>進香:符碼形式的外溢與流動   七、進香活動在政經及組織面的外溢現象   八、「進香」:異質共構的儀式   九、「勢」作為進香活動外溢效應的強度指標   十、小結:圍繞「進香」儀式的隱喻運作 第五章 陣頭:展演傳統、文化治理與市場化   一、作為文化資產的民間信仰   二、作為環境治理對象的民間信仰   三、「被跨界」的民間信仰元素:藝術與宗教的交織   四、陣頭儀式vs.陣頭文化:現代文化治理的介入   五、現代治理下陣頭的市場化   六、陣頭市場化與民間廟會場域中性別意象的變遷   七、小結:現代文化治理與市場的共謀 第六章 建廟:社群媒介與宗教傳散   一、宗教的傳散(religious dissemination)   二、宗教與媒介   三、高度倚賴社群媒體的銀樓媽祖   四、透過網路力量而建廟的歸仁媽祖廳   五、媒介即力量:社群媒體在宗教領域的媒介力量   六、小結:品味社群作為宗教場域外溢連結的「信徒社群」 第七章 結論:民間社會宗教生活及其「現代」的可能性   一、儀式與儀式物的「象徵化」與「隱喻連結」   二、儀式是公共的、信仰是私人的   三、臺灣現代治理情境中隱喻符碼的傳散   四、觀「勢」探「緣」:民間俗世生活的隱喻符碼   五、宗教的「物聯網絡」   六、隱喻的力量   七、結語 附錄一 鄭成功時期軍鎮系統及番號 附錄二 府城聯境廟宇的交陪數量統計表 附錄三 府城農曆七月普渡時序 附錄四 銀樓媽祖重大神啟事件紀實 引用書目 圖片出處 索引

商品規格

作者: 齊偉先
出版社: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月: 2024/04
ISBN序號: 9789863508199
該商品上架日期 2024年 05月 01日.
評論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商品.
進階搜尋
0 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