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商品目錄 » 本土e冊 » 民俗.宗教信仰.文化.產業 » 【將本站加入書籤】 我的帳號  購物車內容  結帳   

NT$200

國定民俗系列04:西港刈香

■ 簡介 最道地的陣頭、最溫暖的人情味 臺灣第一香西港香! 「西港刈香」,俗稱「西港仔香」,活動範圍包括臺南西港、西港、佳里、七股、安定、安南等區域,由各庄頭自組而成的文武藝陣與神駕鑾輿,形成龐大的遶境隊伍,場面熱鬧、鑼鼓喧天,因此被稱為「臺灣第一香」。是國家級的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西港刈香祭典核心為迎請千歲爺巡察香境,庇佑人民平安。由此核心展開繁複的王府禮儀與醮典科儀,內蘊深厚的儒家祀禮與道教文化;而與醮典並行的南巡、請媽祖與跨村庒的遶境活動,則充分顯現居民飲水思源的情懷,以及庄與庄、廟與廟之間的交陪情誼。最可貴的是,透過大型廟會的舉行,使庄頭自組陣頭的傳統得以傳承不輟,凡此種種,除信仰力量的堅持外,也是因為守護地方文化的信念,將地方居民的心緊緊牽繫在一起,盼能共同延續這份光榮的傳統。 王爺信仰與文化資產 臺灣四面環海、信仰活動豐富,一年到頭皆有熱鬧可期的廟會慶典。俗諺云:「南王爺,中媽祖」、「農曆三月瘋媽祖,四月王爺生」,點出臺灣漢人對媽祖和王爺信仰的熱衷與虔誠,每年三月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方歇,旋即有上千以王爺為主神的廟宇掀起另一波進香熱潮。 然而一般人對王爺信仰活動的印象,多半停留於活動的盛大與震撼,卻少有了解王爺信仰文化與熱鬧祭典背後反映的深層內涵,例如: • 全臺灣拜的王爺都是同一個神明嗎?臺灣的王爺信仰如此興盛,和臺灣早期的歷史環境有什麼關係? • 人們為什麼要舉辦王醮、燒王船?「遊天河」是什麼意思?王船真的可以下水航行嗎? • 王爺遶境出巡時,為什麼有大批信徒戴枷隨行? • 為什麼將王船遷移到火化地的過程中,神職人員要在王船前方用鋤頭劃地,或持水壺沿路灑水? • 五花八門、綿延數百公里長的遶境陣頭有哪些成員或角色? • 道士以捲成棍棒狀的草蓆,用力拍打王船四周的地面,其目的是什麼? • 王醮祭典期間,信徒請求神將陣頭在自己周身揮執法器,是為了祈求改運、保平安? 在熱鬧的背後,除了一般人注目的遶境與燒王船活動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民俗信仰內蘊的豐厚文化底蘊,以及虔誠信徒為了準備祭典所展現出來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王爺信仰活動以西南沿海各地的「王醮」最具特色,許多地方每隔數年或不定期打造富麗的王船、舉辦隆重的科儀祭典或盛大遶境刈香等豐富的儀式活動,壯觀的場面、馬拉松式的動員,不但是各地方例行盛事,也吸引數以萬計的民眾熱烈參與,充分展現臺灣民俗文化的活力與多元。

商品規格

作者: 黃名宏、洪瑩發
出版社: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出版年月: 2015/05
ISBN序號: 9789860447941
該商品上架日期 2015年 05月 13日.
評論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商品.
進階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