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商品目錄 » 本土e冊 » 政治及其他 » 【將本站加入書籤】 我的帳號  購物車內容  結帳   

NT$520

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

■ 簡介 ━1970-2017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的結晶之作 ★台海風雲密布,本書勾勒出這幅心驚膽顫的景象。 ★跨越四十年、涵蓋美中台三方全方位觀點、最新的國際關係研究。 ★台美斷交前夕至今,美中台三邊外交最鉅細靡遺的記載。 ★美國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畢生首部中文翻譯著作。 ★作者特別為中文版增訂2006年英文書出版後至2017年的發展。 ★鉅細靡遺地以第一手觀察和資料敘述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對任何一本書的讀者而言,瞭解作者的「出發點」有其啟發性,也就是他或她的背景、偏見和看待議題的方式。雖然我在美國的中心地帶出生及成長,但到了而立之年,台灣幾乎是我的第二個家。」──康培莊 康培莊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台灣問題專家,對台灣和中國議題非常熟悉,至今筆耕不輟。這本書是他四十多年觀察、思考和寫作的累積。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他1963年來到台灣,親眼見到台灣創造民主化和經濟起飛的「雙奇蹟」,也目睹了幾次台灣大選的混亂局面和台海危機,從這樣的「出發點」開始,他共寫了26本關於台灣的專書,這本書便是交織了浪漫風情和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 林孝庭在《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敘述1945-1954台灣如何成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塊根據地,聚焦於飄搖不定的台美關係。在《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這本書中,康培莊從1970年代尼克森/季辛吉與中國祕密外交到今日中美交鋒,緊扣著美中台三方關係,而中國的崛起,注定與美國爭奪霸主,一如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記錄古希臘兩次重大戰爭之一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以及經濟對政治、軍事的影響,再次印證了「修昔底德陷阱」──崛起中的強權挑戰霸權的情形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而夾在中間的台灣勢必捲入戰局。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書名「玩火」(Playing with Fire),指的是一個險局,暗示「三方在玩火」或「台灣是引發戰火的易燃物」,也就是「台灣上方的中美戰爭」。 本書也有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結構,五個部分緊密聯繫,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作者以跨學科研究對台灣、中國大陸與美國三方的外交互動和政策演進作出了清晰而詳細的梳理,以及幾十年來台海潛在引爆點的細節和全貌。當我們看盡書中生動的情節後,更能發覺全書結構之嚴峻,也更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這本書橫跨了四十多年的歷史,說它是一本關於二戰後美中台外交政策的發展史並不為過。對中國而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是重大的轉變,在此過程中他必須時時提防軍方和黨內保守派伺機反撲。美國則因尼克森的乒乓外交和破冰之旅而翻轉其冷戰策略,開啟了冷戰時期後半場的壓軸戲:聯中制俄;到了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讓中美關係發生天搖地動的改變。而台灣在面臨台美斷交後的險峻國際情勢下,蔣經國也必須以推動民主化的策略,來換取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輿論支持,日後李登輝等人執政下的「民主台灣」,也在台灣與中國的外交戰中屢次發揮功效。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外交政策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執政者所面臨的國內困境,而所有決策者都在追求能紓解內部壓力、引導國內輿論的外交政策。作者在書中鉅細靡遺地描繪美中台的決策者如何度過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危機,其中不乏引火自焚的例子;在作者看來,這種為確保其核心的政治利益而不惜反覆操作的行徑如同「玩火」。本書適時為我們回顧了台灣長年來在外交和戰略上的措施和得失,也提供了我們自省的角度,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撰寫2006年之後的發展,也對蔡英文政府當下面對的國際挑戰做了新的觀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的讀者都不應錯過。

商品規格

作者: John F. Copper康培莊
出版社: 遠足文化
出版年月: 2017/09
ISBN序號: 9789869484527
該商品上架日期 2017年 10月 20日.
評論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商品.
進階搜尋
0 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