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商品目錄 » 本土e冊 » 客家 » 【將本站加入書籤】 我的帳號  購物車內容  結帳   

NT$350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11:客家戲曲

■簡介 客家戲曲在臺灣戲曲史有一定的重要價值,對臺灣客家文化的象徵意義也是深遠而無法取代。本書為「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第十一輯,本輯選錄的論文包含「劇種演變」、「配樂設計」、「文本形制」、「演員技藝」四大領域。   探討「劇種演變」的有范揚坤〈山歌並採茶:採茶戲曲外來音樂元素的吸收、內化動態過程〉、劉美枝〈試論客家大戲(改良戲)之興起與發展〉。「配樂設計」有鍾繼儀〈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唱腔與二弦的運用:以「十大齣」為例〉、歐光勳〈論客家「平板」唱腔板腔化的問題〉、蔡振家〈試論戲曲音樂與認知心理學:以客家戲《喜脈風雲》、《大宰門》為例〉、施德玉〈論客家戲《霸王虞姬》之「三下鍋」腔調〉。   「文本形制」則有莊美玲〈臺灣三腳採茶戲「棚頭」之研究: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為例〉、李梁淑〈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喜劇藝術及其文化意義〉、蘇秀婷〈客家丑戲《萬事由天(蛤蟆記)》研究〉、楊閩威〈論客家大戲《六國封相-蘇秦》文本與演出的改編〉;「演員技藝」則有林曉英〈客家戲曲的文化經驗與創作實踐:以曾先枝為例〉一篇。從本書研究論文中,可以發現客家戲曲近年的研究情形,已從早先的「實踐面」,即注重個人參與戲班演出經驗的模式,衍伸至探討客家戲曲中的配樂、劇本、演出等範疇,對客家戲曲往後的發展增添了不少多元性。 ■目錄 編者及作者介紹 張維安 學術研究與客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主題叢書序 鄭榮興 《客家戲曲》導論 【小戲篇】 莊美玲 臺灣三腳採茶戲「棚頭」之研究:以《張三郎賣茶故事》「十大齣」為例 鍾繼儀 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唱腔與二弦的運用:以「十大齣」為例 李梁淑 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喜劇藝術及其文化意義 【大戲篇】 范揚坤 山歌並採茶:採茶戲曲外來音樂元素的吸收、內化動態過程 劉美枝 試論客家大戲(改良戲)之興起與發展 歐光勳 論客家「平板」唱腔板腔化的問題 蘇秀婷 客家丑戲《萬事由天(蛤蟆記)》研究 蔡振家 試論戲曲音樂與認知心理學:以客家戲《喜脈風雲》、《大宰門》為例 林曉英  客家戲曲的文化經驗與創作實踐:以曾先枝為例 施德玉  論客家戲《霸王虞姬》之「三下鍋」腔調 楊閩威  論客家大戲《六國封相—蘇秦》文本與演出的改編

商品規格

作者: 鄭榮興 主編
出版社: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9/01
ISBN序號: 9789869719858
該商品上架日期 2019年 02月 20日.
評論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商品.
進階搜尋
0 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