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商品目錄 » 本土e冊 » 歷史.人物傳記 » 【將本站加入書籤】 我的帳號  購物車內容  結帳   

NT$480

二二八記者劫

■ 簡介 從風起雲湧投入媒體 到噤聲失語的新聞界 原本熱衷於辦報或擔任專職記者、編輯工作的文化人,受二二八事件影響, 被迫脫離文化傳播戰場,使得日治時期因文化啟蒙與抗日運動過程中, 所建立的文人批判精神與傳統,遭到斷裂、重挫、壓抑或出走, 臺灣人更進而失去了文學、文化傳播的主導權。 對當局提出異議與批判,是臺灣在抗日運動過程中所建立的傳統,戰後臺灣人發行的媒體刊物,也都延續了這種批判精神;但這樣蓬勃的言論市場與智識份子批判精神的發展良機,卻在二二八事件衝突中消失。總計二二八事件期間,除兩家國民黨報紙外,其餘二十餘家皆遭禁刊。 於是,臺籍知識精英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大多噤聲膽寒,從此脫離言論出版界。,二二八事件不僅嚴重挫傷了臺灣新聞界,它造成的政治恐怖,也切斷了臺灣本土歷史文化的傳承。 【本書特色】 1. 收錄戰後在《台灣新生報》、《國聲報》、《和平日報》、《人民導報》、《大明報》,以及臺灣廣播電台等幾家媒體任職,於二二八事件中遭到政府殺害或構陷入獄的媒體人及其家屬的生命故事。 2. 書中收錄的幾個戰後敢於對政府施政提出針砭與建言的媒體,大多於二二八事件中遭到停刊的命運,任職其中的媒體人也遭到迫害,這段歷史,讓我們了解臺灣媒體為何從熱情投入到噤聲,失去言論自由,進而由來自中國的報業傳統取代,掌握文學、文化傳播的主導權,切斷臺灣歷史文化的過程。

商品規格

作者: 呂東熹
出版社: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出版年月: 2016/02
ISBN序號: 9789869276801
該商品上架日期 2016年 03月 02日.
評論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商品.
進階搜尋
0 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