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商品目錄 » 本土e冊 » 原住民 » 【將本站加入書籤】 我的帳號  購物車內容  結帳   

NT$300

種回小林村的記憶:大武壠族民族植物暨部落傳承400年人文誌.修訂新版

■ 簡介 「『以前人都會說, 哪一棵樹沒摸過, 通通都摸過。』 在我們眼裡都是青綠色的山,在他們眼中每個山巒、山溝都長得不同。 曾經每個禮拜都要上山打獵,把山林走得透徹的吉綠伯伯,在八八風災後就不再放吊、打獵了。 問他是不是在逃出來的時候許了願?他只說: 『觀音媽親口跟我說, 如果有逃出來的話,就不要再做這件事了。』」 在台灣生活那麼久,我們可曾想過「台灣」這個名字的由來? 小時候歷史課所學:「台灣」一詞源於荷蘭人所稱之 Tayouan 或 Tayowan(台窩灣),原指是台南安平一帶,後來輾轉變成整個台南,甚至成為台灣的代稱 —— 這個台窩灣社,是否正有可能是大武壠族人當年所建立的小社 Taiouwang? 直到 300 多年前,他們遠離台南原鄉,來到高雄山區與華薊相遇,是否仍保留了當年的名字 —— Taivoan。 一夜隆冬,月正圓,高雄山區的某個小聚落,正開始進行一場台灣少數專屬於女人的節日: 眾人吆喝下,幾位頭戴腎蕨花環的女性耆老黃湯下肚,開始載歌載舞,酣興之處,甚至將菜袋高高甩在空中。此時部落男性早已準備好,頂著一頭金黃色的假髮,穿著妖嬌的禮服,男扮女裝,帶著眾人演出一場大鼓陣,再次引來一陣大笑;部落資深美女們嘴卻還是不停地說:「你們都太含蓄,人家我們以前是如何又如何⋯⋯」 原來百年前,每到這一夜,女人不但可以盡情嬉戲玩鬧,更可以戲弄男人,而男人在這個晚上是怎樣也不能拒絕 —— 因為這一夜,可是專屬於部落女性的節日。 噍吧哖事件過了廿多年後,高雄小林村於 1937 年再度爆發抗日事件「小林事件」,一位走反未果的大武壠族人走逃深山,在路盡糧絕時,只見土地上開始冒出一株株野菜,救了他的命。 在過去數十年,小林村族人絕口不提這段抗日史時,那段當年的歷史,卻悄悄地透過野菜的名字,流傳到現今的 21 世紀⋯⋯ 台灣第一本從民族植物的角度,回憶小林村過去 400 年的部落人文歷史專書,昭和草、檳榔、華薊及刺竹等數十種植物,在在透露大武壠族人與土地密不可分的關係。 《種回小林村的記憶》,除了帶領我們看見八八風災以外的小林村,更讓我們洞見,台灣人與土地還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親密連結⋯⋯ 【本書特色】 • 以各種植物為橫軸,縱覽小林村大武壠族人在過去400年與土地、與不同人群的互動。 • 首次從八八風災以外的角度,切入高雄小林村百年歷史脈絡的族群專書。 第一本以未正名原住民族 —— 過去所謂「平埔族群」為主體,論述部落與土地連結的人文科普。

商品規格

作者: 徐銘駿 主編
出版社: 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出版年月: 2018/03
ISBN序號: 9789869585217
該商品上架日期 2017年 12月 17日.
評論
快速尋找
 
使用關鍵詞尋找您想要的商品.
進階搜尋
0 商品